返回第三百八七章 萌芽的烦恼(2 / 3)  妙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回味看着她的背,哧地笑了,顺手拉起薄被盖在她的肩膀头,站起身走到外间,苏妙尤能听到他在吩咐绿澜:

    “姑娘睡下了,不许让人打扰,昨日挖上来的藕新鲜,今天晚上吩咐厨房给姑娘做一道桂花糯米藕,姑娘爱吃。”

    绿澜依旧绿着一张脸,因为绿着脸,所以她低着头,从牙缝里不甘不愿地挤出一句:

    “是。”

    回味并没有留意到绿澜的异样,转身走了。

    苏妙将头埋在被子里,嘻嘻一笑。

    秋高气爽,桂子飘香。金风飒飒的天气里最适合做的事就是放风筝。

    雪乙庄附近最多的就是大片大片的原野,在最适合放风筝的天气里,也不知道是谁先提议的。几个闲极无聊的女孩子跑到空地上来放风筝。这里头只有纯娘的兴致最高,放了一串七只形态各异的燕子,叮叮当当一大串亏得她能放到最高。苏婵放了一只螃蟹风筝,放到一半时觉得没什么趣儿,也不等风筝放到最高就用剪子把丝线给剪断了,然后坐到一旁乘凉去了。

    林嫣对放风筝没兴趣,她是被纯娘硬拉来的。她早就在苏婵之前把自己先头放上半空的那只蝴蝶风筝剪了丝线算是放了晦气,然后就坐到树荫下去,抱着膝盖。心事重重地望着面前水平如镜的湖泊。

    苏婵坐在她身旁,用草帽盖住脸,打盹儿。

    纯娘因为她们两个太扫兴,气得直跺脚。别人都坐着只有她一个人傻傻的放风筝她觉得自己蠢透了。干脆拿了小剪子把自己的七只燕子也放走了,气鼓鼓地坐回来,不高兴地道:

    “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这样扫兴!”

    “你喜欢玩就自己玩吧,怎么着,你玩的时候还要有两个伴玩的陪你吗?”苏婵在草帽底下咕哝着说。

    纯娘气鼓鼓地踹了她一脚,双手抱膝。一脸无聊地道:“要是妙姐姐和大姐来就好了,还有烟儿。他最爱放风筝,要不是他去了学院,叫他来玩一定很热闹!”

    没人回答她。

    纯娘越发觉得无趣,扁扁嘴:“大姐和妙姐姐到底去了哪里嘛!”

    “苏娴进城了,二姐在厨房闭关修行。”苏婵懒洋洋地回答。

    纯娘便不再说话,把下巴搁在膝盖上,过了一会儿,咕哝着说:

    “真羡慕大姐和妙姐姐啊,她们两个人总是有自己的事情做!”

    “勾三搭四也算‘事情’?”苏婵用不可思议的口吻像是在质疑她的智商。

    纯娘单手托腮,轻轻地叹了口气:“至少比每天不知道要做什么好。”

    “你想做什么?”苏婵在草帽底下问。

    “不知道呢。”纯娘扬起脖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好久没唱曲儿了,嗓子都僵住了!”

    “那你就唱一首。”苏婵在帽子底下说。

    一阵清风吹来,吹皱了一池湖水,纯娘来了兴致,启唇,一缕清音自喉间吐出,她唱起歌来: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她的嗓音天生多变,音域宽广,能够驾驭不同的音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唱得了靡靡之音也唱得了沧桑悲凉,一首《水龙吟》凄哀婉转,却又慷慨激昂,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沧桑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的声线里藏着几缕起到点睛作用的豪迈,叹流水如年,壮志成灰,感染力极强,连苏婵这样半句都听不懂的也因为这歌声里的悲凉愣了一下。

    一辆华丽阔气的马车悄无声息地自此地路过,车厢的四面雕刻了一圈庄重肃穆的蟠龙花纹,车内人在听到湖畔响起的歌声时愣了一下,好奇地问:

    “谁在唱歌?”

    行驶中的马车因为这一声停了下来,不多时,一个小太监去了又回,来到车窗下,恭声回报道:

    “禀主子,湖边有三个姑娘正在游玩,唱歌的正是其中一位姑娘。”

    “嗓子倒好,可惜技巧稚嫩了些,听口音应该是江南人。”那主子自言自语说。

    小太监知道他不是在跟自己说话,也不敢回答,只是垂着脑袋凝神屏息。

    “那姑娘相貌如何?”那主子接着笑问,语气里带了一丝趣味。

    小太监想了想,老老实实地回答:“禀主子,是个漂亮的姑娘。”

    于是马车里的主子就哈哈大笑起来,把小太监吓得心惊胆战,头皮发麻。

    马车在湖畔停了一会儿之后,车上的主子见湖边的姑娘不再吟唱,便吩咐车子继续前进,悄无声息,仿佛只是一段不易被察觉不值得被关注的插曲。

    坐在湖边唱歌的纯娘自然没有发现这个小插曲,唱完一首歌之后,她单手托腮,拔着草坪上的草,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又怎么了?”苏婵拿掉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