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真正的文人大族,不可能来这种地方。
这也算是一种磨砺吧。
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新式学问还是有些意思的,起码地球是圆的这件事,还是让他很惊讶,至于那几个明明连个秀才都考不上,但为了撑面子之乎者也的家伙,就更是对此难以理解了。
当然了,地球围着太阳转也好,围着月亮转也罢,对于全冠清来说,不得不面对和计算的,是自己的利益!
这利益有大有小,但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预科班将进行三年的教学,事实上,半年后就会开始第一次考试,一旦有人通过,就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后,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但是正如老爹得到的消息,在帝都,任何四书五经,经学学问全都不被看中,这很显然难以被接受的。
如果是在前明,早就已经是天下大乱,街上满是秀才们不满的举着孔子牌位搞破靴阵了。
当然了,在新时代,新帝都,你如果是无业的话,靓仔,有几个选择,给你找个工作,去辽东活动越南开荒吧。
乞丐或者黑帮这样的份子,绝不可能在帝都生存,当然了,长老会有海量的资源,可以让任何一个寻求工作的人得到足以养活妻儿的工作。
五年的种树种田,终于让长老会做到了一件之前两千年统治者基本上做不到的一件事:长老们在办公室里发布的文件,在若干小时内,就可以被传递到居委会大妈的手中,然后她们就到处嚷嚷,皇权下乡成为了可以的事实!
这看似是传递一份儿信息,但却是必须斩断层层叠叠的关系网,权力网络,使得底层没有了拿不下的山头,才能真正做到如此!
打个比方,长老会发布了一份儿春节期间,关于保物件,稳民心的政策的文件,下发当地,要求从辽东或者山东等粮食基地调集物资打压囤积居奇现象。
而某地的吏员,却是个家里开着粮油米面菜肉铺子的大亨,当然了,名义上是他表妹家的外甥开的,但那是他的私生子的,他会希望政府这个命令成功吗。
越是到后世,官员们就发现,出卖国家,与自己的利益毫无牵绊,这一点,与很早时候,国家失败就粉身碎骨的不同,儒生以及代表的官僚们,他们与这个国家的命运毫无关联,而最可怕的是,也毫无制衡!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是一个人自己开一家工厂,那么肯定是事实操心,仔仔细细的处理从生产产品,营销销售,工人打架的所有问题,生怕出篓子。
而对于一个空降的职业经理人来,这家公司的命运和他有什么关系?按照百分比计算的利润,如果想办法让工厂倒闭,那么是多大的好处?直接来个管理层收购啊。
这就是休戚与共,上下同心者胜的道理了。
对于全冠清来说,让自己学习吏员们的东西,几乎是一种侮辱了,但是他不得不面对这么一种情况,他进入的是一个要由吏入官的体制,从小兵干起,没有一步登天!
几次三番想巴结一番,也找不到机会,而时机太晚。
只能慢慢熬日子了吗。
当然了,全冠清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
这种积累千年,不显山不露水,但好处全都捞到大家族,对于后代类似的教育是全面的如何口蜜腹剑的讨好人,以及事后如何把人出卖,都是有一套的。
比起其他人,全冠清有着天大的优势,能来参加预科班的,基本上没有知名官绅的后代,连个举人之家的子弟也没有,但也自然不可能有赤贫之家的孩子。
而全冠清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可惜这里实在是太不自由,限制也太高。
原本他带了大笔银子,准备贿赂长老,老师和同学,即使不给钱,一些小恩小惠也可以收买。
但是现在,吃饭是去吃食堂。
当然了,长老们也懒得设立门禁,你随时可以走出门,跑去外面吃那些饭馆的饭菜,目前帝都最流行的,就是几家御厨做的仿膳饭庄,这噱头可是十足。
但是时间上就卡死你了,一般来说,私塾的先生是这样的,早上晨读,午后习字,还有一些讲经,基本上自学时间很足够。
而在预科班,并没有硬性规定你一定要学到很晚,但是早上跑步后,就开始打饭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好菜,就是一些咸菜稀饭,油条豆浆,却已经是非常受欢迎。
吃完早饭,就开始讲课,上午一般是非常快节奏的四节课程,由于预科班学生随来随学,因此课程也是循环讲解,事实上,这里算是师范生的一个试炼地了。
讲完课,也就到了吃饭的地方,这个时候,跑出去吃饭,来往时间,加上点餐等菜吃完了回来,估计也是半个下午了。
而对大部分人来说,1点以后,大会议室却是会放电影的。
电影,全冠清自然早就听说了,原本不过是类似于戏班子的东西,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却是新鲜事物。
能参加预科班的,有一个算一个,没有多少死读书的书生,大部分都是趁着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