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5章 争水(2 / 3)  明末球长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看去,确实在去年以来,他们人为制造了一帮地主,自耕农,原本跟着李自成南征北战的老兵们,为了安抚他们,以及给社会增加安定团结的因子,着实是给了一笔银子的,当然,这些钱的使用还是没有让他们失望的。

    在安排这些老兵退伍上面,李向前等一群转业军人可是费尽心思,拿出了当年欢送老班长的劲头,给这些人嘘寒问暖,开出专门的,盖着大明兵部尚书大印的退伍令,要求各地官府予以照顾,还在送别之前,专门开会,要求他们好好使用退伍金。

    这效果不错,除了少部分精虫上脑的家伙,拿着钱去某些地方花酒地了一番之外,其他人大多数都是老老实实回家买地过日子,当然,也有的知道家人早已死绝,不愿意回去伤心地,于是就在河北或者就近的地方买地过日子了。

    无论如何,按照钱进的理解,这笔钱形成了正向反馈,许多人到了农村后,凭着手中的资金,成为了一个地主或者自耕农,借着未来人口报复性增长,以及长老会出售种子和化肥的契机,基本上可以成为不错的地主。

    当然了,钱进更希望他们或者他们的后代走出去,不别的,如果他们回到了古代,依然不能把中国变成遍布全球的伟大帝国,那他们可就白回来了。

    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忽悠啊。

    此时,木容山忽然道:“这当兵吃粮也是个不错的买卖嘛。”

    那老头连连道:“不敢想,不敢想,有现在的太平日子在,老儿不敢想,不过,给老爷们打仗,能得这么多钱,真不敢想。”

    此时,忽然从远处奔过去一群村民,个个手持着各种农具,呼呵着走过去,两人对视一眼,钱进问道:“老人家,那群人是什么人啊,够招摇的。”

    “嗨,”老者道:“还不是为了水的事情。”

    “哦哦,”钱进转过头,声对木容山道:“麦灌浆,需要大量的水,不用想,是争水呢。”

    木容山一阵怀疑,道:“大海就在旁边呢,啊,不对,津可是有海河还有大运河啊。”

    钱进走在前面,慢慢道:“大明朝维持统治,核心就是地主政治,据点政治,外加南米北运,虽然没有铁杆高粱这种玩意儿,但是你知道,中期是搞过马政这种东西的,也就是北方人养马,南方人出米,分批进化出骑兵部队来,可以想象,大明朝在统治正常的时候,对于使用运河水是非常慎重的,1世纪的南水北调忘记了?”

    木容山想了想,道:“浇水不能使用运河水,那用的是什么水。”

    钱进道:“无非是饮用水而已。”

    木容山道:“那不就是械斗争水吗,要不要呼叫部队,去阻止一下。”

    “阻止什么,本来就是来走基层的,去看看也好,印象中,北方很少械斗,因为……”他在心中暗道一声,因为都是直接学刘六刘七这样的响马,直接抢劫去了。

    南方是大平原,因此藏不住,北方到处都是高山,山上有坏人,有土匪,负面能量,都跑去做土匪了,甚至有整个村子出钱,“培养”优秀土匪的事迹。

    所以,钱进和木容山来到目的地后,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一处亭子两边,分别占了大堆的汉子,两边似乎是在对峙,好在手里没见到多少兵器,当然,也和亭子里坐着一个身穿官服的老人有关。

    那老人看向左右,慢慢道:“各位父老,今日在此地议事,的是这南河村,和北河村用水的争执,两边相争不下,来县衙这里调解,今日就在这里道道了,来,你们,为何几年前已经分好了如何用水,到今日又要来执拗。”

    两边似乎都在鼓噪喊叫,好在过不多会,一边一位老者就走了过来,道:“回县丞老爷,我村今年年景好些,还有官府赐给的大批好钢口的农具,就多开了几亩地,用的水自然就多了,结果这北河村的人却横插一杆子,反而这河水我家只能用一半,不准我家开新地,您这有多不讲理。”

    对面北河村的,却是出来一个高大汉子,道:“住嘴,许你家开地,不许我家开地吗,我们村今年也要开荒,你管得着吗,河水是你家的,归你用啊。”

    老者忽然对那县丞道:“老爷,我家的地,可是去了府上开地契,签了条子的,你可不能不管。”

    那汉子喊道:“我家开地也签了条子的,管你什么。”

    那县丞也是无奈,在那道:“你们啊,往年为什么不开?还不是看着皇上圣明,免了你们的田赋,于是就开始到处开荒了?”

    老者和汉子都不敢言语,只听着那县丞在那话:“还有这水,这,哪一样不是子的,给你们用是子仁慈,赶上哪,帝都,要那河的地方盖铁路,我看你们都白干了。”

    众人寂静无声,却有个年轻后生,不知死活的道:“帝都现在哪有皇上啊,还有,老爷,那铁路不是从南边过去的吗,没走咱们家这边啊。”

    “住口,朝廷大事,你敢妄议,不知道死活了,这是谁家的。”

    县丞有些不满,还有些悲哀,他本是县里一人之下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