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世风日下(2 / 3)  明末球长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和政治地位,实话,拿到了秀才资格,如果不一门心思非要去考举人的话,去开个私塾,或者到什么地方混混日子,其实,可以活得很滋润。

    凭良心,朝的科举制度虽然坑,但是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也就这样了,而且,如果到了秀才一级的人,不那么急功近利的话,真的可以活得很滋润。

    但是,就怕但是,他们怎么会服气,同样是读书人,别的人做了举人后,事实上就有了成为下级官员的资格,也有了各种吸引人的政治待遇,甚至如同范进中举之中那样,立刻就有想逃避赋税徭役的人投献追随,有家有业,一上一下的差距太大了。

    这种巨大的差距,导致许多不服气的秀才们,一年接着一年的去考试,去消耗着青春,于是,在大明朝,就有一些人,趁机投机取巧,走后门。

    其实也没什么,也就是偷偷考题,或者贿赂考官,在某些地方做做暗记,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可以考中。

    在大明朝,由于祸国殃民的东林党,这种事情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破事儿,甚至唯一知名的科举舞弊案,居然是把原本很有希望当状元的唐伯虎肯扫下去的一次倒霉催案件。

    当然了,在朝鲜没那么麻烦,本身就只有两班贵族子弟可以考试,那几乎就是1%人口的一次选拔。

    而一群年轻人,在他们很很的时刻,就被告知,几乎什么都不必做,就有无数的荣华富贵,他们自然就会就此堕落,虽然在未来,彼此之间还会因为权力互相斗争,但那是勾心斗角方面的技能点,不是真实学问的技能。

    也就是,在朝鲜的时候,所谓科举,就是一个幌子,一个样子,一个走过场,事实上,朴德欢自己,就为自己的哥哥进行的科举,做了枪手。

    朴德欢因此,稍微有些感同身受,而同时,他也是知道,朝的科举,也是有不少猫腻的,不别的,连唐伯虎那样众人皆称是才子的人,也被人连累,直接取消了考试资格,严重不。

    而在他眼前,那个老人道:“那子原本是山东一个秀才,多年的秀才熬成了老秀才,这不,听这次恩科,连秀才也可以考试,就赶忙跑了过来,不过,鬼迷心窍,信了人家的骗局,最后,把全部身家都给人家骗去了,这不,在那哭抢地有什么用。”

    朴德欢对那秀才也没什么同情心,最多是看笑话而已,不过他就觉得有意思的是,这种变乱,那皇宫里的“长老”不管吗。

    “这种人,正该严办,见一见雷霆手段,确实有辱斯文啊。”

    那老人道:“这有何用,这秀才不懂什么契约,人家签了文契后,自然可以找到考官,为其交通考官,他被人带去大宅子,谁知道见了什么人,那宅子里,也有人,有家丁丫鬟,有自称考官的官老爷,回来后,自然是什么都信了,当时就把随身带的银票全都给了人家。”

    朴德欢听着老人所,马上明白了什么,道:“自然是要被骗了。”

    “可不是吗,一次就有十几个秀才中计,等到事后现,人去楼空,再有什么文契有什么用,人都跑了。”

    朴德欢道:“那也就只能提醒人自己长记性了。”

    “那哪提醒的了,利令智昏啊。”

    看着这老人感慨万千的样子,朴德欢道:“看您如此置身事外,却不像是什么考生呢。”

    老人道:“我乃是帝都本城的人,自认没这个本事,可以考什么科举,读书只是明理而已,不过,看着这风风雨雨,真是让人痛心不已啊。”

    “这也是新朝处置不当啊,必是……有人蒙蔽上听,如果有圣子即位,自认不同了。”

    老人感叹一声,道:“哪里是子的问题,是人心早就坏啦。”

    朴德欢忽然心头一动,道:“敢问老先生,我在之前,看到的,这街上往来行走,花钱大方的人,要么是儒者打扮的书生,要么倒像是一般的百姓,穿着短打,却也是很是有钱,这是什么情况呢。”

    老人点点头,道:“客官的有道理,现在,这也算是我帝都一景了,原来那长老们来到帝都后,广大工,什么整治道路,填平壕沟,挖取垃圾,别看活儿辛苦,是真给钱啊,这不,他们大多赚了不少银子,自然是置办新衣,吃喝一下,自然也热闹了,你看见有的人,还一身苦力打扮,却大吃大喝的,那是新衣服还没有裁剪好,所以那么一副样子。”

    朴德欢心中感慨一下,道:“这些苦力,也太不守本分,下等人,自然也该有下等人的样子,赚了钱,如此招摇过市,这怎么行,不守本分。”

    他忽然想到了,李向前所的一些话,自然心中,对于这种现象,完全没有好感。

    那老人却似乎带着点嘲笑,道:“哥是外地人吧,听口音不像是直隶人,这也是人家辛苦工作所得,而就我所知,大部分汉子,辛苦赚了钱,还很少有肆意挥霍的,都会想办法开始把日子往好了过,这就算是不错的。”

    朴德欢叹息一声,眉头紧锁,他看着这街上的来来往往,无论是自我吹嘘的书生,来看新鲜景的力工,都表现出了一种在朝鲜的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