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而出,答道:“起兵为国,何论袁董?”
韩馥面有惭色,一横心做了决定,致书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
袁绍得韩馥赞成,越加胆壮,遂派使四出,约同举义。东郡太守桥瑁,与冀州牧韩馥,慨然应约。袁绍从弟后将军袁术,山阳太守袁遗,也即响应;还有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均复书,愿意与袁绍同时举兵。
长沙太守孙坚,接到檄文,立即袭杀了董卓任命的荆州刺史王睿,起兵直指南阳;前西园假司马张杨,回籍募兵,徒经上党,接得檄文,也立即在上党发难,募集士兵数千人,进军河内。
前骑都尉、现泰山郡守鲍信,接到檄文,立即起兵相应。留下弟弟鲍韬留守泰山,自统步兵二万,骑兵七百,辎重五千余乘,向河内挺进。
前典军校尉曹操,逃归陈留,散尽家财召募,期间,他得到孝廉卫兹出资帮助,募集了五千士兵,一听到袁绍起事,即率兵前往河内。
一时间,中原大地共十四支兵马在挺进,目标都指向河内。
中平七年元旦,朝廷下达诏书,在此更改年号,称为初平元年。出云城愤怒了——一年之间,五个年号,如何计量时间、年代。永汉元年减去中平五年,到底过了几个年度?如此混乱法如何计量更长的年代?
元老院随即提出议案,要求出云城用一种统一的方法,记录时间。经过各方讨论,元老院一致通过议案,以大汉(西汉)建立的那一年为大汉元年,以此类推,以十进位、按数字标记年份。当年,是大汉396年(公元190年)。
元旦过后三日,三封信函抵达刘备案前:一封是征讨董卓的檄文,一封是青州牧焦和的任命文书。随任命文书而来的,是董卓讨要10辆马车的信函。
“10辆马车,小事一桩,给他,把价格算得高点,至少要抵偿今年6成的税赋”刘备随手把董卓讨要马车的文书扔到地上,皱着眉头看着讨董檄文,暗自盘算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