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8章:临摹会意(2 / 3)  仙工开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大小不一。但宁拙这一次临募,却从中感受到了三种不同的意。

    外环让他感觉像是旋转的波浪,中环如同厚重的山峰,内环则是缓行的陆龟。

    最后的纹饰填充在鳞片、三重圆环之间的缝隙里。

    宁拙临募的时候,感受到空间似乎都在产生阵阵涟漪。

    「看来这些,都是和虚空涟漪纹。这些纹饰能够增强对法术的抵抗力。」

    最后总结阶段,宁拙看着符纸上完整的千重鳞皮符。

    和之前的燃血奔腾符不同,这枚魔符符纹精密、规整、繁复,充满了秩序与坚固感。

    层层叠叠的菱形符纹,加上符心的三重圆环,流露出一股「千重卸力,万法难侵」的意境。这点是宁拙之前研究时,根本没有碰触到的。

    他用法力点燃符纸,毫无意外,他收获到了第二次失败。

    但他没有遭受任何反噬。

    这就是使用符的好处。

    符篆本身会承担施法失败的反噬后果,而不是修士本身。

    连续临募了两枚魔符之后,宁拙闭眼盘坐,开始休整。

    他感到头昏脑涨,精、神都有巨大消耗,身心疲惫。

    「使用会意笔临募的消耗,比我想象中,还要大得多。」

    「我的肉身、魂魄底蕴,都超过了大多数的筑基修士。我都支撑不住,其他人恐怕只能临墓一枚魔符,就要休整了。」

    「不过,临募的效果真的很好!」

    「我对魔符的理解,直接超过了之前我和老大的研究总和了。」

    但要让宁拙说出来,他一时间还组织不了语言。

    这就是意。

    难以用言语、文字等方式,完全阐述出来的信息。

    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真正的高手,能阐述得浅显易懂,但精微之处往往在表述中,丧失了无数。

    片刻之后,宁拙重新恢复到了巅峰状态。

    他再次尝试临募。

    这一次,不再是虎皮,而是他从自己的储物腰带中,翻出了一枚玉简一一《冰雕秘典》。

    这是一份机关典籍,是宁就范亲手赠送给宁拙的,阐述的是冰雕机关术,也是宁就范主修的内容。

    宁拙以前看过几遍,知道这冰雕机关书别出机,很有特色,所有的冰雕都是在一个巨大的原料上,进行雕刻,一体成型,而非正常意义上的机关部件之间进行组装。

    所以,想要雕塑出自己想要的形态,需要精通修真百艺之一的雕刻技艺。

    尤其是内雕术,需要在冰雕内壁,刻录一切阵纹、符篆。

    宁拙在雕刻上的技艺,就比较薄弱了。

    因此只是将这本典籍当做参考书,并没有深究。

    他在外游历,也的确没有时间去兼顾这个细枝末节了。

    这一次临募,主要测试极限,以及在毕竟极限的状态下,对于意的收获是有什么影响。

    宁拙一直临募到他快要承受不住的阶段,魂魄都虚弱起来,整个神海中一片空旷,后续的念头艰难产生。

    整本典籍只临募了一成多一些。

    但宁拙却感觉到,自己对雕刻技艺,对机关术,对冰行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但这种收益程度,宁拙又难以评估。

    第二次休整之后,宁拙主动联系孙灵瞳:「老大,有好事发生!」

    他将温软玉来信,自己参加褚玄圭的兴云小试,以及后续和孔然、白寄云的交易意向等等,都告诉了孙灵瞳。

    孙灵瞳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为宁拙出谋划策「小拙,你的方向是对的。儒家是最擅长学习的流派。」

    「你要想获得更多收获,还可以借助洛书书页、灵隐柳啊。」

    「你还可以买一些丹药、符篆,辅助自己。比如慧泉涌流散、悟道灵茶、心镜无尘符、顿悟菩提香这些。」

    「如果孔然和你交易成功,或许你围绕早智,也能天资做法,帮助你参悟,快速学习!」

    对于孙灵瞳描绘出来的前景,宁拙也不禁有些激动起来:「老大列举出来的这些丹药、符篆,都是珍品,代价不菲。」

    「会意笔在整个修真世界中,也不过数万支而已。每炼出一支来,都要经历灾劫。」

    「灵隐柳也是百分珍稀的灵植。」

    「早智天资就更不用说了,万中无一!」

    「洛书书页即便不完整,也是道器啊。」

    「这些要素叠加起来,我的学习速度一定会升的!但具体能提升多少,我也没办法预估。」

    总之,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宁拙取出笔匣。

    这是云汉停毫匣,长约一尺二寸,宽四寸,厚两寸,整体是长方形,扁状。

    它的边角圆润似星轨流转,无一丝锐气,尽显温润包容。

    只需要轻轻一推,就能将匣盖向另一个方向滑开。开匣的过程,十分顺滑,没有一丝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