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章 盛情款待(求订阅!)(3 / 4)  水浒逐鹿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赵良嗣对乌歇的心思很清楚,道:“这些歌姬,有的擅长歌舞,有的善于弹奏,有些只会伴坐陪酒,都是一些大众货,没啥品味。大使如果有兴趣,一会儿我可以给你安排几个有品味的。”

    乌歇一听,两眼立刻放射出异彩。

    梁师成自政和年间受宠以来,一直是赵佶身边的大红人。

    虽然善于揣摩皇上心意,善于奉迎,但梁师成并不是没有主见之人。

    对于赵佶联金灭辽收复燕云战略规划,一开始梁师成并不赞成,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他曾多次委婉劝说赵佶,试图让赵佶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不过,最近以来,梁师成的态度忽然发生逆转,他对收复燕云之事不仅积极支持,而且还建言献策,推波助澜。

    对梁师成的这种转变,赵佶并不感到奇怪,认为这很正常,因为,现在形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朗,大宋北伐军已越过白沟河向燕京挺进,并且初战告捷。

    赵佶甚至乐观的认为,辽国灭亡在即,燕地已成为大宋的囊中之物,收复燕京已指日可待。

    而且,思想态度发生转变的朝中大臣,并非只有梁师成一个——除了个别死硬份子,其他以前不看好北伐收复燕京的大臣们都纷纷站到赞成一方。

    这也正常,毕竟辽国的颓势越来越明显了,而他们大宋又派了四五十万大军去收复燕京。

    为突出御宴的特色,梁师成令人将樊楼的酒具碗碟撤去,全部都换成宫中用具。

    乌歇和高庆裔一进门,就被餐桌上美轮美奂的瓷器给震撼住了。

    高庆裔两眼直盯着一套莲花瓣式温酒瓷器酒壶,眼里放射出异样的光芒。

    赵良嗣也从没见过这么精美的瓷器,他也被瓷器的温润细腻和雅致脱俗所吸引。

    乌歇虽然不懂欣赏艺术品,但凭着一种天然本能,他同样也被漂亮的瓷器所感染。

    金使惊讶的神情被梁师成看在眼里,他笑了笑说:“这些瓷器全都是宫中之物,平常人难得一见,今天我特意让人从宫中取来,给大金国使者开开眼界。”

    赵良嗣连忙向金使介绍梁师成的身份:“这是检校少傅、开府仪同三司梁相公,我们大宋皇帝的诏书,一般都要经过梁相公之手,才能颁行天下。”

    乌歇和高庆裔一听这人是皇帝身边的宰相一级的官员,遂肃然起敬。

    梁师成谦和一笑,继续介绍桌上的瓷器:“这些瓷器都是汝窑所产,天青色佳品。你们看,这套莲花瓣式温酒瓷器壶,光亮莹润,古朴典雅,淡泊含蓄而又意境深远,美不美?”

    高庆裔称赞道:“美,实在是美。我以前就听说,大宋汝窑瓷器天下第一,但从来无缘观赏,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真是精美绝伦啊。”

    梁师成笑笑,道:“上席。”

    不一会儿,先上来十道干果:炒栗子、胶枣、河北鹅梨、河朔石榴、龙眼、荔枝、橄榄、温柑、金桔、榛子。

    有好几种果子,乌歇和高庆裔别说见过,名字都没听过。

    接着,一道道酒菜开始陆续上来。

    每上一道菜,店小二都要大声报一下菜名。

    先后上了十二道菜,分别是:两熟紫苏鱼、肉醋托胎衬肠沙鱼、排蒸荔枝腰子、乳炊羊肫、莲花鸭、洗手蟹、葱泼兔、生炒肺、虚汁垂丝羊头、螃蟹酿橙、鲜虾蹄子脍、鸳鸯炸肚。

    另外还有一羹一汤:百味羹、鹅肫掌汤。

    樊楼有两种自酿好酒,一是“眉寿”,二是“和旨”。

    梁师成吩咐店小二,各上来一坛子,让客人都品尝一下。

    乌歇能吃能喝,他主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连喝三杯,乌歇吧咂了一下嘴唇,觉得这两种酒的味道都很寡淡,他问赵良嗣:“有没有好一点的酒?”

    赵良嗣很惊讶,说:“咱喝得这两种酒,都是樊楼自酿的最好的酒。”

    高庆裔笑笑说:“这菜真是不错,可这酒味道太淡。”

    北宋时,喝的酒大多都是糯米酒,味道比较清淡,可高庆裔不是这个意思,他这很显然是话中有话——他认为既然是御宴,怎么能喝樊楼自酿的酒呢?御宴之上应该喝御酒才是。

    梁师成很精明,马上就领会了高庆裔的意思,于是对赵良嗣说:“这酒味的确很寡淡,你去让店小二把光禄酒搬上来一坛子,请使者品尝一下。”

    不一会儿,店小二就把一坛子光禄酒抱了上来。

    赵良嗣介绍说:“这叫黄封酒,也就是御酒,很难得,我都没喝过几次。”

    高庆裔很高兴,他知道这是大宋光禄寺生产的国酒,也就是御酒,而能喝到这种酒,说明宴会规格的确很高。

    梁师成说:“来,咱尝一尝这酒的味道如何?”

    开瓶之后,浓浓的酒香味渐渐飘散出来,乌歇一闻到这酒味就赞不绝口:“好酒,好酒,不愧是御酒啊。”

    乌歇真的很能喝,他一连喝了数杯,喝得脸上笑容越来越多,话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