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帝王昏迷,设阵祈福(4 / 6)  盛宠之毒后归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时之间,人心惶惶。

    就在宣德帝在晋王府摔倒的同时,东阳侯府的门前停了两辆青布马车。

    马车上的人自曝身份后,门房连忙进去禀报,很快便见一身华服,满头朱翠的李氏带着丫鬟婆子前来迎接。

    最前头的马车上下来的是一个二十来岁,身着蓝色圆领袍服,头戴软脚幞头,腰束革带的青年郎君。

    后头的那辆马车上下来的则是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生得弱柳扶风,姿容不俗,杏眸如水的小娘子,她身上着藕荷色对襟齐胸襦裙,裙上点缀着细致的绣花,臂弯挽了一条烟霞色的团花披帛,头梳双螺髻,整个人清清淡淡,温婉极了。

    李氏一见这两人,目光便涌起一抹怀念之色,连忙拉过两人,“七郎和十娘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姑母已然为你们备好了房间,先下去梳洗一番,姑母再介绍府中的郎君、娘子给你们认识吧。”

    李七郎和李十娘闻言点了点头,忙向李氏行礼道:“七郎(十娘)谢过姑母。”

    李氏连忙摆手道:“谢什么,都是自家人。”说着李氏看着二人,心中不由一叹:唉,我那可怜的幼弟。

    李氏乃是离家的嫡长女,下头还有三个庶妹,唯有这个幼弟乃是与她一母同胞的,也是她李家唯一的男丁。

    当年李氏嫁来东阳侯府的时候,她的这个弟弟才六岁。

    一年前,李氏的幼弟与其妻出门,不幸遇上山贼,夫妻二人双双离世,只留下这一对可怜的孩子。

    李氏在娘家到时候便与府中的姊妹不大亲近,这个幼弟除外。

    是以李氏幼弟留下的这双儿女只好远道而来,投靠于她。

    三人又说了些话,李氏便让二人下去梳洗,打算今夜设宴款待兄妹二人,介绍给府中众人认识。

    漪澜院。

    郑氏听到丫鬟回禀李氏的那侄女侄儿已然到府,心中不免扬起了几分快意,摆了摆手,吩咐道:“去替我备好的见面礼拿出来。”

    第一次见面自然要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日后行起事来,也方便得多。

    时间很快便到了晚上,李氏兄妹来东阳侯府的消息早早便传了下去。

    今夜东阳侯府的人难得聚在了一起,就连东阳侯也出席了。

    李氏与东阳侯二人坐在上首。

    屋内左侧的席位,以宁晟居首,其下便是宁璞夫妻二人,在下面便是三房夫妻二人,最后便是李氏兄妹。

    右侧的席位则是宁珏为首,其下便是宁璋,再往下便是宁玖,宁璇,其后是宁瑜和宁珍。

    李氏在上首对着众人道:“这二位便是我前些日子同你们说起的七郎和十娘,他们两个是我一母同胞的幼弟的孩子,希望日后大家能与他们好好相处。”她的目光又落在小辈那边道:“你们也要将这二位当做自己的长辈来尊敬。”

    说完又向李氏兄妹一一介绍在座的各位。

    郑氏闻言忙笑道:“阿家请放心,日后我们定会将七娘、十郎当做自己的兄弟姊妹相处的。”

    蒋氏也笑着附和。

    李氏见此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

    宁玖盯着对面的李氏兄妹二人,若有所思。

    她记得很清楚,上一世并没有这对李氏兄妹前来东阳侯府投亲,这一世怎么突然就多出了两个人?

    宁玖素来小心,直觉觉得这二人出现在此时刻有些奇怪,心中不由十分戒备。

    尤其是那个李十娘……她发现方才她进来之后,她阿爷的神色似乎有些异常。

    宁玖下意识的在空中与她兄长的目光交汇,见对方也是一脸茫然无解的模样,只好将心中的疑问按捺于心。

    *

    宣德帝昏迷之后,陈德连忙将其送回自称,请来了宫中的御医,御医们把脉之后,都说束手无策,不知道宣德帝的身子何处出现了什么异常。

    陈德只好差人去楚王府递帖子请温琅来看。

    谁知道温琅看过之后,也说查不出宣德帝昏迷的症结所在。

    无奈之下,太子忽然想起白云观里有半仙之称的妙觉真人,听说此人对于疑难杂症很是有一套,加之之前宣德帝对他也颇有信任,便将此人请进了皇宫。

    妙觉真人是道士,自然用不着号脉,他进了宣德帝的寝宫便拿着一个罗盘,左看右看,最后举着一把桃木剑在殿中舞了舞,烧掉几个符箓后,忽然露出恍然之色,口中喃喃叹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太子见妙觉真人如此做派,便知他心中应是有了对策。

    太子上前忙问道:“妙觉真人可是查出圣上症结所在?为何圣上会迟迟昏迷不醒?”

    妙觉真人一脸恍然地对太子道:“启禀太子殿下,圣上之所以会昏迷不醒,并非是病症所致,而是邪风入体。”

    邪风入体?太子不解,“此话怎讲?”

    妙觉真人抚了抚胡须,侃侃道:“所谓邪风,便是至阴之物。圣上乃是真龙,自有紫气护体,但最近由于忧思过度,紫气有所减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