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穿红戴绿,真是凑巧(2 / 4)  盛宠之毒后归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还有一条阴暗的毒蛇躲在阴沟里蛰伏着。

    就算日后卢贤妃有复宠之际,能顺利诞下皇子,可有这么多有力的兄长在前,又有什么意义?

    安平郡主就更不必说了。

    被她从小捧在手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如今三十岁的人了,却是连个十三岁的丫头都斗不过……就算将金书铁券给了安平郡主,离了她的庇佑,永嘉大长公主直觉她也活不长。

    唯有她的儿子——范阳郡公卢伟,他才是她最后的希望。

    是了,只要保住卢伟,以卢氏门阀百年的影响力,若是能细心经营,必有反复之日。

    永嘉大长公主闭上眼眸,良久才从口中挤出几个字,“保吾儿,保吾儿卢伟性命。”

    *

    待卢贤妃从自己的淑景殿回去之后,崔淑妃便派了人出去打探消息。

    崔淑妃这一日一直在淑景殿里等着,哪儿都没去,就怕错过圣上回宫的消息。

    下午时分,听闻圣上终于回宫了,崔淑妃连忙紫宸殿的方向赶去。

    崔淑妃才出了淑景殿,便被进宫的晋王给拦了下来。

    晋王见崔淑妃衣着华丽,细节无不精心,猜测道:“阿娘此行可是要去紫宸宫?”

    崔淑妃点头,“正是。”

    晋王神色难看,忙拉过崔淑妃遣退左右道:“阿娘莫不是想要去替那永嘉大长公主之事求情?”

    崔淑妃皱眉,神色很是有些难看,“你当我想求情?这次永嘉大长公主犯下这么大的事情,谁人也救不了。卢贤妃今早来求我,允了许多好处我不得已才应下。”

    “我派出去打听此事的人什么也没打听到,这不,就想趁着圣上回宫了,过去探探口风,也好决定帮是不帮。若是那永嘉大长公主能保住性命,那我在旁边做出做样子,既不费力,又能得了卢贤妃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不过——”想到净明庵竟是个那种地方,崔淑妃便觉心中恶心,愤恨不已,连带对永嘉大长公主不满起来。“我万万没料到那净明庵竟是个腌臜之地!若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将宣阳送过去。”晋王神色陡然阴沉。

    想必他的母亲还不知她那好妹妹在净明庵被禁军抓捕时候的情景吧?

    说到宣阳,晋王便觉得来气,脸上惯常的笑意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你不必提她!”说罢话锋一转,“还好,我赶及时,否则阿娘此去紫成功,必然要触上霉头。”

    崔淑妃本想问晋王为何对宣阳成见如此之大,可听了后面的话,神色凝重起来,不由问道:“触霉头?圣上究竟下了什么判决?”

    今日一早,晋王一听到永嘉大长公主府的的消息便托人四处打听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他在朝中颇有些人脉,禁军里也有些相熟的,这一来二去,很快便弄清楚了此事的眉目。

    待后来晋王听说清河郡守指证三年前的军械失窃案时,晋王震惊不已。

    原本他还以为那事情是齐王的人做的,未想,竟是这个卢家。

    而听到圣上对卢氏一门的判决后,晋王并不意外。

    但他却有些担忧,他知晓崔淑妃和卢贤妃有些交情,就怕崔淑妃在这个节骨眼上踏错一步,横生枝节,是以就连忙赶到了皇宫。

    晋王神色严肃道:“这范阳卢氏虽是百年门阀,但这一次,范阳卢氏怕是完了。”

    崔淑妃神色骇然,晋王为人谨慎,从不轻易评定事情,若是他说完了,那范阳卢氏这次怕是翻不了身了。

    但崔淑妃仍是难以置信,“就算那个净明庵是个……是个腌臜地,但此事顶多涉及永嘉大长公主,说句不敬的,便是涉及了范阳郡公,圣上又能如何?只卢伟要罪不当死,都是无碍的。你却何出此言?”

    崔淑妃又道:“范阳卢氏乃是百年门阀,底蕴深厚,光是卢氏一门在朝中为官的便有许多。便是不看别的,看在朝中这些卢氏官员的份上,圣上也不会真的对付卢氏,若真对付了卢氏,届时卢氏抱团起来,这些空缺的官职该怎么办?这可是动摇朝政的事情,圣上顶多给卢氏些颜色看看,不会动他们的,你何至于言他们到了绝境?”

    崔淑妃乃是出自世家的名门贵女,自小便以出身博陵崔氏为荣。

    在南秦,世家有很多特权,崔淑妃也觉得这些特权理所应当,她早已习惯如此。

    晋王摇头,叹道:“阿娘,世家早不是百年前,门阀遍天下,士族可与皇族比肩的时代了。近年来门阀子弟入仕之人越来越少,反倒是那些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入仕的越来越多,母亲以为高祖设立科举是为什么?无非就是削弱世家罢了。”

    “卢氏或许曾经辉煌,可近些年来越发式微,卢贤妃没有皇子,再说这卢氏一门在朝中为官的人虽多,但担任重要差事却是少得可怜,若卢氏一门的那些官职空出来,圣上怕是巴不得,如此才好招纳更多无权无势,唯皇权至上的臣子。”

    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