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过上了从前那种珍馐佳肴,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刘大郎自是不胜欢喜。
他一想,现在的他不过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罢了,就算别人图他什么,拿去好了,只要能让害了他的那对母子付出代价,拿回本该属于他的东西,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于是刘大郎便答应了背后之人,从洛阳一路往永安城而去,到永安城后直奔京兆尹府,击响了那面鸣冤鼓。
至于这刘大郎所谓背后之人,除了永嘉大长公主等人,宁玖不做他想。
刘大郎击鼓那一日,永嘉大长公主‘正好’经过京兆尹府门,于是便目睹了此事的全过程。
听到此事涉及虚云大师,永嘉大战公主忙叫刘大郎住口。
一行人进了京兆尹府衙后,永嘉大长公主听完此事经过后让京兆尹冯闻务必处理好此事。
冯闻听后连忙应是,他不由暗想:若是这个刘大朗所言不虚,那这便意味着这个虚云大师便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如此一来,前些时日永嘉大长公主的那位外孙女岂不是遭受了不白之冤?
再有,永安城内不少贵族与那虚云大师相交甚笃,若真要查,这事要查出多少人?
冯闻是新任的京兆尹,他坐上这个位置之前便听说过,京兆尹的更换频率极为频繁,稍有不慎官位便不保了。
曾有诗人写道:“如何尹京者,迁次不逡巡。请君屈指数,十年十五人。”
十年十五人,由此可见,这京兆尹实在是不好当。
冯闻深感惶恐,冷汗直冒,派了人去洛阳去和当地官员核查此事,为了避免不打草惊蛇,还一边暗派了人去调查虚云大师。
至于永嘉大长公主,听闻此事后便去了皇宫面圣。
永嘉大长公主此次面圣的目的不是为了其他,而是为宁瑾求一个明文堂的名额。
事实上,宁瑾在净明庵修炼的半年之期早在十多日前就满了。
只是为了不横生枝节,永嘉大长公主便悄悄地派人将她接回了永嘉大长公主府,并未第一时间送她回东阳侯府。
而在东阳侯府,身为宁瑾亲娘的安平郡主不提及将宁瑾接回的事情,李氏和郑氏等人更不会去趟这浑水。
是以,宁瑾就这样在永嘉大长公主府上住了下来。
永嘉大长公主向宣德帝求名额的时候,‘顺便’还陈述她遇到的这件奇案,说是虚云极可能是个欺世盗名之辈,她的七娘已经苦修了半个月,当初因为修行错过了明文堂的名单,请求宣德帝再给宁七娘一个机会。
刘大郎的案子目前还在调查当中,自然不可轻易下妄论,但至少虚云确实很有嫌疑。
而在此之前,永嘉大长公还去白云观找过妙觉真人,让他写下一份文书证明宁瑾与所谓的邪祟并无关系。
至于虚云为何要说宁瑾沾了邪祟,那就不得而知了。
宣德帝被永嘉大长公主烦得透了,面上不显,心中却对永嘉大长公主愈发厌恶。
京兆尹,白云观,净明庵……永嘉大长公主的手还当真是越伸越长。
既然对方准备如此充分,宣德帝怎好拂了她的意?自然就允了此事。
正是因永嘉大长公主找上门来让妙觉真人替宁瑾作证,妙觉真人察觉此事有异,调查一番后才通知了宁玖。
所以,若是不出宁玖预料,今日郑明文堂的校考宁瑾是无论如何也要来的。
未过多久,宁玖和宁璇二人便看到了韩二娘。
宁璇立时朝韩二娘招手,“二娘这边。”
韩二娘才随父亲来到永安不久,也没什么朋友。眼见宁玖和宁璇二人在树下等她,心中顿时一暖,忙朝二人靠近。
“六娘和四娘久等了,真是不好意思。”
宁璇道:“哪有?我们不过等了一会儿罢了,不妨事的。”说罢宁璇转头对宁玖道:“既然二娘已经来了,那我们便进去吧,校考马上就要开始了。”
宁玖盯着门外不断往内的一个又一个身影,眸子微微沉了几分道:“再等等。”
宁璇和韩嫣虽有些不解,但还是依照宁玖所言在树下等了起来。
很快,宁玖便瞧见一身着明文堂统一素色襦裙的小娘子迈着步子缓缓而来。
其实宁玖也知,宁瑾回了永安已有十多日了。她在净明庵的修行期满后便回了永安,只不过她并未回东阳侯府,而是去了永嘉大长公主的府邸。
起先宁玖并不知宁瑾迟迟不归东阳侯府的目的,不过现在,她对此已是了然。
宁瑾之所以不回东阳侯府,必然是在准备校考的事情。
思及此,宁玖不由暗笑,永嘉大长公主还真是好笑,这是已经开始提防她来了?
宁璇远远就看见了宁瑾,面带惊色,“那不是七娘吗?她不是在净明庵吗?怎么今日也来了?”
宁玖道:“以安平郡主和永嘉大长公主的性子,今日她不来才是奇怪。”
宁璇也不是蠢人,听此顿时了然。必然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