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那太上道祖的三具分身之一的释迦摩尼。
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又不识的人间路途,虽是力大无穷,身躯便是仙神也无可奈何,但毕竟肉体凡胎,上不的天。只得在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馀。忽行至西洋大海,他转念一想,原著之中那猴王也是度过两座海,去了那西牛贺洲才遇到机缘。独自个依前作筏,在诸天仙神护持下,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
这才安定下来,登了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虫,不惧虎豹,登山顶上观看。
那山高水险,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现实之中虽有此番景色,但多是无缘得见,此番能够得见如此秀丽非凡的景色也不枉走上这一遭!
就在此时,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歌曰:“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猴王一听,便知晓乃是那原著之中的樵夫出场了,这段话在他耳中听来倒是韵味非凡,那黄庭乃是道德真言,静坐讲黄庭乃是神仙才可讲的,而那开始的一句观棋烂柯更是奥妙非常!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这不就是讲的修仙之道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