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9章 兼并(2 / 3)  新纪元1912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取代卜内门公司,在短期内即占据了日本45%的纯碱供应,每月获利达数十万元之多。

    可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野心,对于范旭东而言,他却是希望建立一定“化工王国”,仅仅只是纯碱,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而要实现“化工王国”的梦想,范旭东知道自己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和技术,这也是吸引投资的前提。科研先行于生产。于年初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营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尽管规模无法同共和染料的“化工研究所”相比,但至少有一个开始,科研必须要先于生产,才有可能令公司拥有竞争力。

    共和染料、中国人造丝、丰收磷肥,瞧着文件上的这三家公司,这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三家化工企业,而其中以共和染料的规模最大、知名度最大,而共和染料和中国人造丝,却是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丰收磷肥、于鸿玉!”

    看着桌面上的资料,范旭东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于鸿玉是德华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只不过其中途辍学,借助其对锦屏磷矿的发现权获得的巨额奖金,创办了丰收磷肥公司,而其生产的磷肥,主要销往经略使个人所有的中国农业技术研究所,一个拥有百万亩耕地的研究农场。

    “可以先在于鸿玉那儿着手!”

    范旭东轻声自语着,在春节前后,他就一直在考虑着,如何建立一家中国的“化学工业帝国”,想要成立这样的一个“帝国”,就必须要避免中国化工企业的内耗,而成立一家大型化工垄断企业则显得极为必要的。

    只有把手握成一个拳头,才能发挥出全部力量,将三家企业合并,成立一家大型化工企业!不过因为资本、规模的原因,范旭东明白这条路肯定不会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而今天,今天则是一个开始!

    对着镜子打好那条能带来好运气红条领带,回头看看妻子的面容,准备离开家门的范旭东幸福地一笑,对他在日本时认识的和他一样留学日本的妻子许馥道:

    “我上班去了!”

    许馥也笑了笑,静静地看着范旭东道:

    “早点回来!”

    在中学当教师的她知道今天对于她的丈夫而言是个大日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日子。

    “等的好消息!”

    “嗯!”

    范旭东轻应一声,冲着妻子笑了笑,然后便走出了家门。

    整整过了三个星期,这一天,在公司总部大楼二十八层楼的楼顶办公室里,公司的董事、总经理穆坐在一把皮扶手椅上,他又瞥了一下眼前的报告,然后便熟练的作着批示,现在的公司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甚至全亚洲最大的企业,他拥有亚洲最大的煤矿、最大的铁矿、最大的钢铁厂、最大的……,但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拥有亚洲最长的私有铁路,而在这条私有铁路的两侧,耸立着一座座以火车站为中心,商业区环绕车站,在商业区外散布着工业区的工商城市,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穆比任何人,甚至比公司的董事长李致远,更清楚的知道现在的公司,实际上早已达到“敌国之境”,相比于中国,这家公司拥有太多的资本,而且每天,都有从属于公司的企业开工建设或是投产,在从连云港至长安的铁路两侧,数十处车站附属地上,仅公司直接规划投资的企业就多达四千家之多。

    太过庞大了!

    穆在心下自语一声,多达数千家企业除去少数属于几家子公司外,其它大都是由公司直接投资、直接管理,这在无形之中使得公司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增加了管理成本。

    “一业一企!”

    穆翻看着桌面上的报告,那是他准备递给致远的整顿公司所属企业的报告,对公司所属的工业部门进行一次全方面的调整,在公司内部推行“一业一企”的原则,每个行业都成立一个垄断性的公司,再将相属的企业并入这家垄断公司,再由这家垄断公司管理那些分支企业,负责整个行业的投资发展,而公司作为总公司,只是通过持股权对行业公司进行管理。

    这是公司的高级顾问泰勒制定的公司未来的发展策略,按照那一策略,在重组之后,公司将会组成了庞大的康采恩,这个庞大的康采恩集团,在未来将会担负起整个中国的工业化使命,而公司将负责起中国的工业规划、发展。

    而那时,公司将会同这个国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结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结合体,将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同企业的联合体。

    “公司、国家……”

    在心下冒出这念头的时候,穆却是只觉心下微微一颤,整个人不自主的心生一阵恐意,但是却又不知道那一阵恐惧是从那里产生。

    从那张大办公桌子旁站起身,穿过房间,走到南墙的花窗跟前,两眼凝视着楼下一号大街人和车辆。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整个连云港的心脏,而连云港则是陇海这条钢铁巨龙的龙头,而在未来,陇海这条钢铁巨龙,又将成带领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强力引擎,这里不仅会成为,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