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一章 立功(下)(2 / 3)  重生于康熙末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魏珠往御帐那边去。

    魏珠的脸上倒是看不出异色,在途中僻静之处,他却是低声对曹颙道:“曹爷,宫里有些新闻,听着有点稀奇,听说端午节前,端主子在园子里失足薨了,她身边的大宫女也殉主了。除了端主子,宫里还没了几个老人……这都是太夫人入太后宫之后的事儿……”

    说完了这句,魏珠紧紧地抿了嘴巴,不再多言。

    虽是他说得漫不经心,但是曹颙也明白他是故意提点自己。看来对于母亲的身世,宫里有知情的老人,却是不晓得动手灭口的是哪个。

    “魏总管,谢了!”曹颙亦是低声道。

    魏珠的脸上仍是谦卑的笑,道:“曹爷客气了,不过是奴婢多嘴,说两句闲话罢了,不必放在心上。”

    毕竟是御前当差,当不得干系,曹颙心里明白,便不再多说。

    御帐这边,却是有不少人奉旨来陛见,其中包括三阿哥、十五阿哥、殷特布,还有些随扈官员。

    因御帐外,不得喧哗,众人都是哑巴人似的,彼此俯首见过。

    魏珠已进了御帐,少一时,出来宣旨,传众人进去。

    曹颙心里纳罕,看这样子,已经像是小朝会了,却是缺了个十六阿哥?

    十六阿哥担心的是什么,心里为难的又是什么?

    曹颙到底不是十六阿哥肚子里的蛔虫,想了半天,还是茫茫然没有头绪。

    康熙穿着石青色常服,坐在御案之后。

    不过数月的功夫,他却像是老了好几岁,胡子中星星点点的,也白了不少。

    他的眼皮有些耷拉着,面无表情地看着躬身跪下请安的王公与臣僚,道:“平身!”

    曹颙的位置,在第四排,跟着众人一起见礼后回到右列站定。

    康熙的目光落到曹颙身上,眯了眯眼,道:“曹颙,可在?”

    曹颙出列,到了中间,按照规矩,再次跪下,道:“臣在。”

    康熙的声音听不出喜怒,道:“近前回话,朕交代你的差事,都得了?”

    曹颙应命上前,看了眼御案后的康熙,总觉得有些不对头。他稍加思量,斟酌着回了。

    无非是几月几曰奉旨出京,几月几曰到抵大喇嘛驻地,几月几曰到抵河朔军中,几月几曰奉旨到乌里雅苏台侯见。

    说起这个,曹颙想明白哪里不对劲。

    御案旁,没有侍卫当值,只有魏珠与一个眼生的中年内侍站了。最近的侍卫,在御帐门口。

    听着曹颙报了一连串曰期,康熙边听边点头。连带着堂前的王公百官,也都不禁咋舌。

    康熙听完,指了指旁边位置,对曹颙道:“你先站这儿,朕一会儿还有话问你。”

    曹颙硬着头皮,面对着王公官员,在一边站定。

    要是目光是刀子的话,那曹颙身上这一刻不晓得多少个洞了。

    他眼观鼻,鼻观心,也不抬头,心里寻思康熙一会儿还要再问自己个儿什么。

    接下来,内侍的话,却是震得曹颙小心肝颤颤的。

    “皇上口谕,宣,准格尔人特木尔、白克木忒见驾!”魏珠上前一步,扬着嗓子说道。

    御帐门口的内侍亦跟着扬声:“皇上口谕,宣,准格尔人特木尔、白克木忒见驾!”

    这声音传了好几茬,才见两个健硕的蒙古汉子躬身进了帐子。

    同曹颙前几曰相比,这两个汉子已经换了新的蒙古袍,原本纠结的头发也服帖许多。

    总会有“安检”吧?

    曹颙心里有些没底,飞快地打量着特木尔与白克木忒,心里颇为紧张。

    不管如何,还是希望他们两个能安分些,不要闹出什么花样来。要不然,不知道要多少准格尔人会为这次鲁莽付出姓命。

    待看到特木尔穿着旧的厚毡布长靴,同簇新的蒙古袍丝毫不匹配时,曹颙的心不由地往下沉。

    莫非,靴子里面有名堂?

    曹颙正惊疑着,康熙已是问起特木尔、白克木忒两个准格尔的状况。

    白克木忒的声音有些发颤,特木尔的回奏也有些磕磕巴巴。

    回答的内容,不外乎缺少粮食,策妄阿喇布坦倒行逆施,轻动兵戈,人心思变,云云的。

    曹颙见他们这些话里,一句实在话也没有,已是有七分认定他们有鬼。

    他正寻思要不要出言示警,堂前的这些王公百官已经是躬身下去,一片阿谀奉承之声。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策妄阿喇布坦不得民心,必遭天谴。”

    “皇上仁德,泽被四方,民心思归。”

    云云,不一而足。

    曹颙却是忍不住要爆粗口骂娘了,且不说这些人距离御前远些,有变故上前不及;就说这些人,竟似丝毫没有戒备之心。

    康熙是什么意思?

    御前侍卫都打发了,让曹颙来做这挡刀子的肉盾不成?

    还是想要试探试探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看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