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第三势力(3 / 4)  名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个忙崔公子一定要帮我,我们五十万黠戛斯人都会感激不尽。”

    “请石公子放心,我会尽力说服祖父,实在不行,我就直接找我姑姑,请她替你们引见大唐皇帝陛下。”崔曜远远望了一眼正偷偷看他的古黛,他忽然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要帮助他们兄妹完成使命。

    。。。。。。。。。。

    商旅绕了长安城半圈,从春明门缓缓进入了长安城,一股喧嚣热闹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石慕华曾经来过长安,神态倒也自若,但他的妹妹古黛却是第一次来,面对如此宏伟繁华的城市,她眼睛里充满了震惊。

    骆驼队到了东市,崔曜便对他们兄妹道:“我们下骆驼吧!”

    三人拉动缰绳,骆驼跪了下来,他们从骆驼上跳下,崔曜向驼队的首领穆塔拱手谢道:“穆塔大叔,我这就回去了,若有什么困难,请尽管来宣阳坊找我。”

    穆塔也拱手笑道:“崔老弟,愿你明年能金榜题名,也到安西去做官。”

    “各位大叔保重!”崔曜向所有人挥了挥手,众胡商也向他挥手道别。

    “我们走吧!”崔曜转身便向宣阳坊方向大步走去。

    “谢谢穆塔大叔,谢谢各位大叔。”石慕华和古黛向胡商们行礼致谢,他们转身向崔曜追去,三人渐渐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

    穆塔看着他们背影消失,暗暗叹了口气,心中对崔曜竟有了一丝依依不舍之情,他转头看了一眼东市高耸的城墙,心中顿时激动起来,回头对众人喊道:“我们直接去市署登记,争取今天就把货脱手了。”

    。。。。。。。。。。。。。

    崔府依然在宣阳坊,三年的时间,崔圆更加苍老了,他的头发已经全部脱落,戴着一顶帽子,身子也变得骨瘦如柴,整天就呆在书房里哪里也不去。

    此刻,这位大唐元老正坐在书案前细读一本奏折,这是皇上特地派人送给他的折子,是回纥忠贞可汗要求迎娶大唐公主的请求,这也是崔圆发挥余热的一种方式,一些重大的国事皇上都会派人将奏折副本送给崔圆,征求他的意见,如去年开始实施的两税法,事关重大,崔圆也参与了整个决策过程。

    而回纥要求娶大唐公主,这也是一件大事,回纥在三年前与大食达成了西进的谅解录,大食说服葛逻禄人让出夷播海以东的大片领土,使回纥人的势力能够抵达夷播海,这就为回纥包围黠戛斯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正是在这个契机下,回纥与大食走得越来越近,去年大食与回纥互相交换了质子,同时在粟特商人和摩尼教的双重影响下,回纥传统贵族开始失势,西进的国策已经悄然放弃了。

    现在回纥人提出联姻,这必然是回纥又想和大唐修补关系的一种表示,典型的双头鹰策略,崔圆沉思了良久,终于在奏折的副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臣以为,拒绝唐、回联姻必会将回纥彻底推向大食,使我碎叶一地腹背受敌,不利于大唐西扩的国策,实不智也,回纥国内也有亲唐一系,大唐公主北上,必将使回纥亲唐一系深受鼓舞,继而扩大对回纥国策的影响,至于立可敦一事,药罗葛灵必不虚言,臣推断忠贞可汗有立双可敦之意,若如此,臣以为联姻利大于弊,陛下可以同意,但在联姻的同时也要增兵于北庭,软硬兼施方可让回纥人不敢轻视于大唐。’

    崔圆放下笔,吹干了墨迹,又仔细地读了一遍,虽然写得简单,但他相信皇帝陛下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即使不能使回纥完全倒向大唐,也要让它保持中立,这样大唐才能赢得时间加快西扩的步伐。

    “老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门外传来了老管家激动的声音:“曜公子回来了!”

    “啊!”崔圆惊喜交集,自己的长孙七个月前去碎叶调查银矿,据说回程时还遭遇了葛逻禄人的袭击,着实让他担忧不已,崔圆的长子崔贤现任广州刺史,而长孙便从小由他抚养,祖孙二人的感情极深,儿子的平庸使得崔圆几乎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长孙的身上。

    “快快带他来见我!”

    崔圆话音刚落,崔曜便如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祖父!”崔曜进屋倒头便跪下,声音有些哽咽道:“孩儿不孝,离家七个月才回。”

    崔圆的鼻子也有些发酸,他连忙摆手笑道:“傻孩子,男儿志在四方,你能远赴碎叶考察,祖父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你,快快起来。”

    崔曜站了起来,崔圆见孙儿又长高了一截,皮肤虽然变得黝黑,但身体却结实了很多,从前的文弱之气尽去,眉眼间添了几分刚毅果敢,他心中十分欣慰,这才是他的孙儿,比他父亲当年可强多了。

    “你坐下,祖父有话问你。”崔圆让长孙坐下,他随即问道:“你的策论可写好了。”

    “回禀祖父,孙儿已经写好,今晚略作修改后明日便可交给祖父。”

    “你不用给我,直接交给国子监就是。”崔圆沉吟一下,话题便转到了葛逻禄人的身上,“我听说你们回来时遇到了葛逻禄人的偷袭,这是怎么回事?”

    崔曜想起了那夜恐怖的屠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