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六 陇右节度 第二百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一)(2 / 3)  名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去,那边有亲兵看着呢!别拉拉扯扯的。”裴莹挣脱了张焕的手,生气归生气,但她也有一些担心,

    张焕找女人、娶妾裴莹并不反对,但她不希望张焕再娶次妻,尤其是和关陇集团的政治联姻,这会威胁到她的地位,而马璘已经含蓄提出将自己的嫡次女许给张焕为平妻,只是张焕正好西征河湟而暂时搁下,自己这次回长安最少也得一个月,自己是得和崔宁好好商量一下。

    这时,她远远见一名亲兵向这边跑来,便拉着孩子两只小手笑道:“琪琪跟娘练习打拳去,晚上好好教训爹爹。”

    说到这,她又娇又媚地白了张焕一眼,带着儿子走了。

    张焕一直望着她们母子走远,这才问亲兵道:“什么事?”

    “都督,辛阁老在门外求见。”

    辛云京来了,张焕站起身笑道:“请他到我书房去,我随后便到。”

    这次张焕回来后,做了很大的人事调整,尤其是重用陇右集团,他封辛云京之子辛朗为中郎将、临洮兵马使,并全面负责临洮郡政务,又封马璘嫡次子马国瑞为中郎将、宁乡兵马使,也同样全面负责宁乡郡政务,又封白光远长子白盛为西平郡录事参军、荔非元礼之子荔非明二郎为合川兵马使,这样一来,就将几个陇右集团的头面人物和自己牢牢拴在一起,甚至远在顺化郡的宗室李侨也将本家迁到了金城郡。

    片刻,张焕换了一身衣服走进了书房,书房为一进三间,最里面是张焕处理公务之处,最外面一间是他的文书郎孟郊预先处理卷宗所在,而中间一室便是举行会议、接见下属的场所。

    辛云京正独坐喝茶,见张焕进来,他站了起来拱手笑道:“都督真是会享受,在这神仙府第一般的地方处理公务,却让我等在路上来回奔波。”

    辛云京虽然被张焕聘为军院的副院正,名义上是张焕的下属,但他是四朝元老,在朝中名望极高,就连崔圆、裴俊等人也得尊称他一声阁老,他的长子辛杲是朝中大理寺少卿,其他十几个儿子有的在大唐地方为官,有的则主管各地田庄,辛云京本在家中养老,为了家族的未来,他毅然将宝压在张焕的身上,他本人也重新出山为张焕效力。

    张焕不敢怠慢,连忙回礼道:“让阁老辛苦了,我再过几日便准备回去

    二人分宾主落座,不等张焕开口,辛云京先欠身谢道:“多谢都督重用辛朗。”

    “辛阁老不必客气,百龄兄文武双全,正该大用。”张焕端起茶杯,轻轻吮了一口茶扯开话题问道:“我已经下令,凡校尉以上军官必须到陇右军院修学一年,第一批三百人应该来报到了吧!”

    “前日他们已经到了,请都督过几日来看一看。”

    张焕点点头,他沉吟一下又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我陇右最缺的是什么?应该是人才,但人才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培养,象王思雨、贺娄无忌、蔺九寒、李双鱼等等,他们都是从小兵一步步被我提拔,所以我就想,我应该建立一套选拔人才的办法,比如在军队中开武举,让小兵也有出头之日,能考中武举,再进军院读书,这样我的后备人才就取之不竭,辛阁老以为如何?”

    “都督说得很好。”辛云京微微捋须笑道:“我今天来有两件事,其中一件事便和都督有异曲同工之妙。”

    “愿闻其详!”

    “第一件事其实也不是我个人的意思,而是前些日子我与马璘、白光远聊天时说到,听说今年长安科举十万士子应考,可最后被吏部录用为官者仅十二人,大量优秀的寒门士子求仕无门,可若按以前的办法随意招来,又难免良莠难分,所以我建议都督索性开府考,公开向大唐各地招考优秀人才,留在河湟为官,反正河湟是都督一手夺下,就算朝廷不满,不睬它就是了。”

    听了这一席话,张焕只是淡淡一笑,他何尝不明白辛云京有私心在其中,现在他一直用九曲未平、河湟局势不稳来拖着朝廷,但久拖不是办法,一旦朝廷任命刺史来河湟赴任,首先冲击的就是辛云京等人的利益,所以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动张焕抢在朝廷前面自己任命官吏,但这也是张焕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将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

    他其实已就此事和胡镛秘密商量了几次,已经有了初步计划,想到这,张焕微微一笑道:“辛阁老放心,河湟是我西凉军将士用血换来,绝不会拱手让给朝廷,请问第二件事是什么?”

    辛云京一直在注视着张焕的表情,见他已明确表态不会让步,他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便呵呵一笑,取出一封折子递给张焕道:“第二件事便是我们为支持都督扩军而采取的实际行动,昨日我们十几个陇右大族商量了一下,决定拿出五十万贯钱和一百万石粮食,请都督笑纳,以后每年都会有钱粮支持。”

    张焕霍地站了起来,这次河陇剧变后,他痛定思痛,决定用三五年时间打造一支二十万人的精锐大军,想是这样想,要做到又谈何容易,他没有崔、裴等大世家数十年的积累,也没有朱泚那样拥有土地富饶且人口众多的蜀中。

    虽然夺下河湟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