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见团长如此英勇,斗志高涨。身边不断有弟兄被刺倒,又有更多的川军弟兄挺着刺刀冲上去。日军阵地一阵骚动,渐渐不支,川军弟兄鼓起勇气,一口气将日军赶下阵地。
日军士兵虽然勇悍,但迷信的他们,最怕被砍掉脑袋,认为这样不能转世,当川军雪亮的大刀片抹向他们的脖子,这些皇军士兵双腿发软,有的甚至忘记抵抗,被锋利的刀锋削掉脑袋。第二大队800来人的士兵,被川军20军**团、804团像赶鸭子一样赶出阵地。相邻阵地的中央军弟兄也被川军弟兄的勇悍震惊,无不肃然起敬。
站在布满硝烟的战场,望着成堆的尸体,岳翰屏、向文彬布置士兵赶紧清理战场,收集**弟兄的尸体,向后运。将日军尸体就地堆磊成工事,收集日军丢弃的枪支,弹药。阵地上每个团只留一个营,准备迎接战斗。其余人马暂撤至后面休整,做为预备队。
果然,很快,退下去的日军迅速组织起反攻。岳翰屏、向文彬吩咐弟兄们,“节约点弹药,等鬼子靠近了再打!”
阵地上,川军弟兄默默盯着越来越近的日军,直到这些鬼子距离他们只有20米,弟兄们已经可以清楚看见对面的日军士兵的相貌,岳翰屏大手一挥,“打!”所有的轻重武器一齐开火,阵地上只有两挺轻机枪,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但这三挺机枪的火力很猛,像镰刀一样的弹雨铺天盖地的刮过去。以为毫无问题可以冲上阵地的日军,被突如其来的弹雨打懵了。很多士兵一把趴在地上,一个军曹,不时抬头出枪,他每射出一粒子弹,就有一个川军弟兄阵亡。岳翰屏一见,急了,“大碗,过来。”被称作“大碗”的是一个上士班长,四川渠县人,平时爱用大碗喝酒,故被士兵们戏称“大碗”。他有一手绝活,百步穿杨,一支枪,指哪打哪。大碗过来后,岳翰屏用手一指,“看见没,那儿有个日军军曹,他的枪法很准,已经狙杀了我们四个弟兄,你给我干掉他。”大碗用的是一支汉阳造88式步枪,他将步枪端在手中,推上子弹,一粒,瞄准那个军曹,在他抬头的一瞬间,大碗沉着的扣动扳机,“砰”一声枪响,那个军曹的头上被攒出一个大血洞,红的白的溅满一地。日军的反攻很快被打退。日军刚退下去,岳翰屏立即下令让士兵寻找隐蔽物,防止日军炮击。果然,日军一退,猛烈的炮火就铺天盖地的盖过来,川军士兵没有装备钢盔,但是,在阵地上,大家将提前准备的斗笠四周塞上棉花,做成“土钢盔”也有效的防护了士兵。等日军再次上来,迎接他们的依然是川军弟兄猛烈地还击。一直打到黄昏,天色已晚,日军不得不停止了进攻。阵地上飘着浓浓的硝烟,呛人的喉咙,向文彬和岳翰屏看着布满弹片的阵地,阵亡**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得躺满工事,血,到处是流淌的鲜血,刺鼻的血腥直冲鼻腔。很多尸体已经无法辨认,因为他们只剩下残肢。岳翰屏心中默念,这只是开始,更残酷的还在后面。
10月12日,夜晚,32师接过川军夺回的阵地。杨森立即命令**团、804团撤下休整。回到军部,杨森高兴的说,“打得好,你们给20军长了脸。”向文彬谦虚的说,“还是翰屏想得周到,我们军在贵州就请武术名家,结合近身缠斗编练的一套‘三才拼刺阵’威力不小。这次打肉搏战,川军弟兄受益不小”。岳翰屏笑笑,“这也是四川的武术特点,我们川中的拳法主要以贴身短打为主,所以那些名家们创出的这套“三才拼刺阵”才有这么大的威力。我只不过是根据长城抗战29军大刀队的战法出了个点子。功劳是那些武术家门的,是川军弟兄们的。”
杨森让他们两个团好好休息一下,准备迎接下一次恶战。
附注淞沪会战中**队的作战过程:
一、中**队围攻时期
1937年8月13日上海战事爆发,中**队第9集团军于次日完成围攻准备,15日晨攻击据守上海市区约1.5万日军,重点指向日海军陆战队主力所在的海军营房,但因日海空军实力远超中**队,故我军损失惨重,多次攻击亦未能成功。由于中日战争逐渐扩大,日本准备派遣增援部队,决定彻底摧毁淞沪守军。
南京军事委员会鉴于战争扩大,遂在8月20日颁发战争指导及作战计划,以达成持久战的基本主旨,拟定攻守计划,并分为五个战区,其中淞沪地区属第三战区。在整体上,中**队以一部集中华北,重叠配备设防,阻击华北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同时以最小限度兵力守备华南沿海各要地。最后,中**队主力应迅速扫荡淞沪日海军根据地,成功阻止敌军登陆,并确保了山东、山西,力求争取时间以牵制消耗敌人。
8月20日晨,中**队发起第四次攻击,经一昼夜战斗,攻抵汇山码头,因日军增援部队已到达,而且威胁淞沪守军,中**队攻势乃告中止。23日晨,日军一部于吴淞及其以东地区登陆;另一方面,淞沪中**队也抽调部队予以迎击。但其后配有重炮与战车部队的日军不断增援,淞沪中**队遂陷于苦战。至9月11日,双方对峙于吴淞──江湾──洋泾一线。
二、吴淞镇浏河口间地区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