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4(3 / 4)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汹涌的斗志加倍用力的砍杀起来“去死吧,怯弱和背信之徒。。”

    “我不想死。。”

    艾布都在心中怒吼着,变成嘴边的鼓舞。。

    “想想你们的家人,击退他们,就拥有自由和土地。。”

    他亲手砍倒一名满脸胡腮的资深十夫长,长相就像他暗中仰慕邻家女子父亲,一名人缘很好的老木匠,被劈开的圆盔像是喷泉一样,直接将红白相间的东西泼洒在他脸上。

    小木鹿城的行台驻地中,也陷入某种纷乱忙碌的紧张中。随着备敌钟敲响后,所有人很快都进入高度戒备的战时状态,取消所有休假和工役,加快整编速度,所有适龄的男xing,都要进行甄选和武装。

    连河道和道路、城市的修缮翻建工程也紧急叫停,而将宝贵的人力资源转移到突击抢修的城防工事上去。

    “一群瘪犊子,没了火器难道就知道如何打战了么。。”

    行台大帐中,某个声音大声的呵斥道“必须限制火器的使用。。多派藩军接应。。”

    从四天前开始,最后一批铁料送来后,就再没有任何补给和商人输越过药杀水(锡尔河)了,一起断绝的还有来自北天竺的粮食和物料,可以确定,作为重要屏藩的宁远国,引进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

    因此河中的一些军属工场和作坊,已经出现原料不济的问题,光靠河中本地的储备,再加上收刮民间,还能撑上一段,但是在高强度战斗下也不会太久。

    大大小小几十个铁作、煤场、铜厂,只有小部分形成产出,其余还要追加投入,才能形成产能。

    而内部沙尔的大食军,选在这个时候发动反攻,可以说是一种巧合或是默契?抢收的瓜种豆苗才刚刚种下去,还没来得及追肥,配套的河渠也才疏浚了一小半。

    再过几天,后方发生的变故,也无法再封锁下去,对那些根子都在东方藩属军队来,少不得有事一阵动dàng,对于河中及周边诸国征发来的本地将士,也是不小的士气冲击。

    而一旦消息在河中诸国传开后,也需要保持足够的军事存在,才能保证这些新降伏未久的地区,不至于再出现反复,因此行台手中的可以运用的兵力变得紧张起来。

    “提前刊发恩田令?。。”

    “斯人守斯土,给他们一个拼死作战的理由而已。。”

    “呼罗珊虽地广,方经大战之后,还是相当的凋敝。。”

    “尾大不掉?,尾大不掉也比后力不济,丢掉这片拼死抢来的疆土,舍掉着着几十万好容易you着骗着拐着逼着,才迁移安置下来的本*民和归化人的好。。”

    “只要大唐常胜常捷,威势不损,败一场几场,失掉十几城数十城,又算什么。。”

    “只要架构完好,我们还可以从安西哪里拉上更多的人马杀回来。。”

    “在呼罗珊境内,我们只有五路兵马使和两镇防御使。。都还没有满员”

    “从周边各省召回各路人马,需要更多的时间。。”

    “安西的后援一时半会是指望不上了。。”

    “可否从北方再征调一些藩部下来。。”

    “不行,白登叶护的回纥军更不能轻易动。。他们要弹压当地的局势,还要攻略乌古斯各部”

    “葛逻禄三姓和两种突骑施素有夙怨,任掉一部,都有莫大风险。。若是稍稍示弱,只怕又是一个但罗斯故事”

    “如果北边一路再出了乱子,断了我们和可萨国的联系,那才叫雪上加霜了。。”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南边想些法子。。”

    是说吐火罗各藩?”

    “不是还有岭南路的人马在莫克兰山南。。”

    “可惜太远了。。又有大山阻隔。。”

    “一来一去起码逾月的光景。。”

    我懒洋洋的谈在太阳椅上,疏勒镇的营田副使,正在目不斜视的向我汇报这些年,在岭西垦拓的成果,以及帐目支出的一些明细。他也是当年我外放出去的人员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已经坐到州镇一级高位的官员。

    这批随郭析北上的派遣人员,由于学历和实务都不错,颇得郭析的任用,而在安西这个地方虽然战事频繁,但是也很容易找到立功机会,再加上在国内有后台,手上有扶持的资源,因此他们大多数升迁的比较迅速。

    依托新设置的军城镇戍等驻军据点,开拓了一百六十七个屯营、围堡,大者数百近千顷,小者也有数十顷,大都广占良田山林河泊,并且都位于道路或者河流等交通要冲附近,与设置的粮院所、驿栈、燧台、集镇结合在一起,形成类似共生和相互呼应的格局,这些据点以交通线为纽带,又与那些新近降服归顺的藩属贵姓。各自领地田庄城寨交错在一起,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和擎制。

    因此在唐军的统治和管理下,以有限的人力直接经营的土地仅占很少一部分,却能以点带面,牵制和影响大部分的区域,并通过道路插手过往的商业流通和特定项目的经营,以较为隐蔽的方式影响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