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会江陵 第五百二十一章遭遇、民风(3 / 5)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处理公务腻烦的要死,要想办法偷闲。

    唐代的节假日为历朝之冠,根据唐《假宁令》中规定。诸元日、冬至,并休假七日,前三日,后三日。玄元皇帝降诞二月十五日。皇帝降诞日,各休假三日。

    寒食通清明,休假七日。腊、夏至各休假三日,前后各一日。正月七日,十五日,二月一日,春、秋二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六月三伏日,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并给休假一日。

    和家人在一起,这前后七天过的特别快,可惜皇帝小白他们不肯放旧,按照老规矩六我自只找个由头跑出来,正好在河北路鲜柑刚军屯庄与地方发生了纠纷,赶紧跑出来巡视,到了地方却遇上得是一场军屯庄的婚礼。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二也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但对人类这种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可以发情的动物来说,显然不在此范畴内。其中的缘由确实一波三折。

    河东、河北这一路是叛军和官军反复拉锯荼毒洗劫扫荡的重灾区,更甚于关内,又要承当繁重的军役和输粮,以维持河北各镇驻军,因此虽然这些年官府钟的有识之士,也大力招徕人口,休养生息,但是民力民生一直恢复的很慢,反而是那些家大业大的氏族门第,通过侵并无主之地和荫蔽佃户,拼命的恢复旧观。着也是朝廷一力裁汰老弱方,余。削减地方驻军规模,一面推行重新清田抑制好强兼并的由头。

    因此,事实上当地和关内一样,每年开春青黄不接和秋收后的时节。都会有附近生计艰难的乡民,主要是女人小孩,潜入军屯庄的地界内偷食吃,由于抓到后无法象青壮一下进行劳动补偿,后来干脆变成一种心照不宣的不成文惯例,由这些已婚的妇人隔三差五的出现在田地中故意被抓住,为庄子里尚未婚配的青壮解决一下生理问题。事后连同她们的小孩给管饱吃喝一顿,然后还能稍上一些打包的残羹剩饭作为吃食。

    当然随着她们回去,一些庄子特有的作物,也开始在外头流散开来。官府努力推行效果不部的新五谷。通过这种方式居然传播开来。实在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了。

    但是事情总有例外,女方叫雁九,是曹家屯的人,是个贪嘴的姑娘。偷偷跟着姓子来,想帮家里帮衬一些,结果被当成前来混饭吃的妇女。给在果园里推倒了。曹家村的人不敢直接和军屯庄较劲,就支使老弱妇孺跑去堵县衙哭请,正好惊动了路过的汴州观察使许远,稍稍过问了一下。

    结果男的是有军职的,虽然是协军性质的预备役,但是作为军人与百姓的分野,属于严怒不贷的罪行,被当地粮院所的户曹带走审讯。听到这下女方的家族到是着急了,害怕要不到赔偿,主动找到官府出首翻口求情,一番折腾后,这是差点闹出人命的大事,最后总算是变成喜事。

    仅仅杀几只猪,再加上自备的瓜菜。就让上百号宾客吃满嘴流油,心满意足,女方同来村庄的乡亲议论中,也多是倾向于一边,并没有对这场包办性质的囫囵婚姻什么意见,无非是羡慕她作为一个女人因祸得福,找到一张长期还有可能增值的饭票,头上还没有公婆需要侍候。能持家的话,可以养伤一大家子的人口

    核桃楼子什么的,就是从婚礼上回来梢回来的土仪。又一茬没一茬的回忆和说话间,又一个军屯庄到了。

    高高的四方平顶瓦楼,青灰的墙面。木构的内隔,冬暖夏凉,隆起的小丘上是梯次种植的果树,几口大小不一的鱼塘已经封冻,由饮水的小池和洗漱的沟渠高低错落的连接起来,最靠近庄子的那些相对丰腴的熟地,按照七分麦二分苞米一分大豆的比例进行轮作,相对贫着的新开地上种的主要是耐活的地瓜和土豆。连房前屋后的小块乱畦地,也被见缝插针的种上了小株瓜菜,围栏里还养了大量华亨唧唧的禽畜。

    最后一批冬收的豆麦,堆成一个个高高的谷仓,满脸红光的庄户,和沿途看见面有菜色的乡民,形成鲜明的对照。

    “墙围和地基用的是砖和泥灰。雨水再大也不怕,用烟熏过的内壁。可以防虫鼠

    “不会是放卫星吧

    “什么放卫星

    当地户曹的负责人,和老义勇队正出身的庄头,闻言不由小心的陪

    道

    “就是把其他庄子的粮食都集中到这一出,好糊弄过去啊。。

    “怎么敢

    “那用板子把仓内隔空外面用稻草扎起来,只留一点粮食堆尖,冒充满仓的有没有

    “把新谷铺在陈米上充新仓米的。

    。

    “”

    我一连问了好些个问题,把他们问的全身汗流浃背,只剩下诺诺之声。让我一点趣味都没有。

    相对关中、剑南、让南这些龙武军占有相对优势的地域,甚至江西道荆湖一路、岭南道、乃至河西路的情况也要比这里好,原因无他,这里是传统门阀势力最集中的中原地区,各种时代经营的联姻门荫师徒等方式,编织起来的关系纠结错综,随便一个小地主,也可能七拐八弯的牵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