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会江陵 第四百八十九章 暗涌(5 / 6)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会客。

    怀里抱着她最小的孩子,接受了朝廷册封新安公主,以及赏赐的大量丝织品、金银器皿和奴仆。讨论了一些故乡情形,仆固怀恩的现状

    等到用蜜酱和香料新烤的天鹅端上来,仆固可敦也开口正题。

    “可汗常言,回合与大唐,自古亲善,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若吐蕃为患,子当为父除之。”

    这话说的是很好听。。

    “这次请大人来,还有一事相求。。。”

    “哦。。”

    “世人对圣教,颇有误解。。。”

    仆固可敦

    “圣教?。。。”

    我愣了一下

    她似乎看出我的惊讶,笑笑解释道

    “妾身未嫁前,也曾经是圣教的苏耶尔。。。”

    我很惊讶,这摩尼教果然不可小觑,不声不响的信徒都发展到仆固怀恩家去了。

    苏耶尔就是摩尼教的圣女候补之类的,在经师中属于高层人员,虽然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圣女这个概念,但事实上象景教、沃教、摩尼教,甚至是早期的佛门,这类西域舶来的宗教,为了打开局面,降低本土人士的抵触和戒惧,会先用一些女性作为传教的突破口,再通过她们去影响别人,其中一些特别出色的女性,会成为教门刻意扶持的形象代言人,行走各方,讲解教义,扶危济困,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名气,扩大教派的影响。

    把她们称为圣女,也不稀奇。

    “请恕我直言,摩尼教不容于中土,并非偶然。。。”

    “于公说来,这教祖摩尼,僭称佛陀、天主、之后的圣人,这是各大宗门都无法容许的。。。”

    “于私说白了,摩尼教对我有什么用处。。。”

    我摊摊手,现在在我手下混饭吃的什么人都有,佛门,道宗、景教、拜火教,还有希伯来人。

    “多弄一个教门平白分好处么。”

    我故作宿醉微醒,醉眼朦胧的说

    “摩尼教可是开元天子发布的教禁,只许胡人自祭。。。”

    “哪怕是其他那些夷教,自立自足自养,宣誓遵守大唐的律令,拥护朝廷的治理,尊重唐人的风俗和传统。。。”

    “这是起码的教条。。。”

    。。。。。。。。。。。。。。。。

    王庭的另一处,回纥的大亦斤之一,郭卓底里也在为唐人的到来烦恼。

    在回纥那些贵姓中,算是德高望重,又比较倾向大唐的人物,不过他这种倾向,却不是简单的个人感情上,虽然他曾作为前代质子的陪臣,在长安呆过很长一段时间,所见到的强盛和繁华,的确也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但是,对这些草原部众来说,唐人那种所谓夷夏之类的民族归属感,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部,郭卓部臣服突厥的时候他们就是突厥人,臣服薛延陀时,他们就是铁勒人,随着回纥强盛起来,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回纥人。,

    只是出于简单的生存则学,附从强者而已,然后借助攀附强者所获得力量,不断壮大自己,或许有一天会变成别人攀附的强者。

    他的倾向性,也不过是来自相对那些动不动把突厥、薛延陀时代的荣光,挂在嘴巴上的年轻贵人们,更加理智和现实而已,

    自大唐建立以来,作为大唐长期并相对稳定的藩属,回纥人付出了很多,但也得到了更多,就是依靠不断的与大唐结好,打击那些草原上的霸主,回纥才能在几次被征服有几次自立,逐渐强大起来的。

    回纥的强大确需要无数的资源,但是在大唐这只庞然大物,没有露出要咽下最后一口气的迹象前,任何过于刺激和触怒的行为,都有得不偿失的风险,

    自以为不可一世的突厥人,以城下之盟逼迫虚弱的新王朝称臣纳贡,结果呢,不出数十年,东西突厥就变成了历史名词,那位订立盟约的可汗,也变成陪站在唐人皇帝陵墓前耻辱的俘虏,

    最近的例子是数年前,同罗人和阿思布家族的悲剧,已经敲响了警钟,从这点,他也是回纥贵姓保守派中,最稳健派的那类人。

    毕竟,

    南下的土地虽然富饶,但却不是适合放羊牧马的地方,北塞的草原,也不适合耕作生产,为了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许可以去抢,但是为此长期占据,就是一个灾难。

    那些唐人的生活,会迅速服侍和消磨掉,草原健儿的勇气和精神,甚至忘却了祖先的荣光,最鲜明的例子,就是那些被讥笑为大唐第一走狗的阿史那氏王姓的后裔,这些头狼的后裔,已经堕落成只会向陌生人毗牙的家犬。

    他也不止一次看到那些同为草原的不足贵姓,在唐人创造的繁华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也忘却了自己的部众和使命,为了更多的权利富贵,为了更好生活和享受,对大唐的君臣底下高傲的头颅,返身凶狠撕咬那些同族,从这一点来说,仆固部的那个重视自己军人身份,更甚于部落职责的首领仆固怀恩,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