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于阵前效力,并非是为了这腐朽的朝廷,为了昏君,而是为了这雁门,太原郡数十万百姓平安,尽一份力。”
听李重九直斥杨广为昏君,众人皆是了然,此人绝对是无心功名,否则不可能说这样话。李渊见此对李重九抱拳,诚恳地言道:“多谢贤侄!”
说罢李渊大步而去,李世民见了,亦是朝李重九一抱拳,随着李渊而去。
李芷婉深深地了李重九,点了点头,亦和柴绍一并离开。
李重九出了唐国公府后,但见一路之上,乃是一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晋阳城全城动员,二十岁以上男子,一律赴军营,听从召唤,准备迎击二十万突厥铁骑。
凡目皆是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的景象,故而尽管是赴征,但是男子们皆充满勇决之色。
作为边郡子弟,从祖辈起,世代赴戎机,早已是家常便饭之事。
一旦隋军被击败,突厥铁骑就可以南下,不仅是杨广,就是合郡百姓也是难逃性命。这一刻所有人正诠释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李重九策马回到李家镖局之后,当即与李虎,苏素,孙二娘一并,点了五百名镖师趟子手,一并前往李渊所在的军营之中。
既然所有人皆在被官府征召之列,与此如此,李重九还不如在李渊麾下效命,自己得李渊重,可以更好把握自己镖局上下的命运。
李渊于军营之内大点兵,决定让李世民,李芷婉,柴绍,李重九四人,率领一千两百骑兵,乘夜出城,先行向汾阳宫进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