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1 谣言中的形象(1 / 2)  重生的我没有追求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二十四号的时候,从河东道来了一批人,基本都是安边县出来的,桑守义带着几个接受了委托的律师,来暨阳市跟张大象签合同。

    主要就是“金桑叶”这点儿事情,杂七杂八算下来,打了个九折,三百六十多万拿下。

    不过,并非是一次性付清,而是分期支付。

    桑家那边没意见,本地的股东也没意见,并且本地的股东表示,张老板的婚宴上,他要来讨一杯喜酒喝。

    说是这么说,但人就见过一次面,后来跟张大象接触的,不出意外是个“白手套”。

    几十万的生意搞这一出,是个相当谨慎的人,而且很有想法。

    分期支付的好处就是让张大象手头的现金更充裕,这也是为什么“张家食堂”的二号店早早排上日程。

    在暨阳市本地还要租门面,那是真没有什么意义,直接买就完事儿了。

    “守义叔,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将来大家互相关照。”

    “嗐,我哪儿敢谈什么关照。要不是有张老板您……我怕是回安边县也得被人套麻袋。”

    桑家现在乱成了一锅粥,桑家大院儿的嫡系子孙们把外面能变现的不动产都变现了,然后死保漳水港的保税区工厂。

    至于说旁系还有出了五服的桑家人……自求多福去吧。

    尤其是桑守业所在的东桑家庄,如果不是张大象出现要接盘,闹不好会有人直接来个火并。

    几十万对于能养“白手套”的人来讲,那不过是九牛之一毛;可对于一些信任同姓族人的庄稼汉来说,一辈子也攒不了几十万,掏三五千出来入股,就已经是多年积蓄。

    此事在暨阳市这里没啥风波,毕竟就是个小公司关门易主;可在东桑家庄,那是另外一副场面。

    尤其是桑守业死了之后回去开丧,他本人的债主上门,起到了负面效果,那些桑家其余人的债主,也凑热闹一样来了一趟东桑家庄。

    人心惶惶之下,数月的鸡犬不宁。

    桑家老宅说是说有人去闹,但那也只是桑家自己人,债主谁去桑家老宅?

    那都是直接去河北北道的幽州,桑家有出息的谁呆在这穷乡僻壤,也就衣锦还乡的时候,才会来老家祭祖显摆。

    富贵人家的最大财富,就是那些穷亲戚还有周遭的穷人……

    就好这一口。

    张大象的出现,救了太多人。

    当然在东桑家庄那边的舆论中,主角儿不是张大象,而是桑玉颗。

    桑玉颗在乡村舆论中,成了“卖身葬父”“卖身救亲”的经典义女形象。

    至于张大象……

    管他是谁,横竖就是个南方土老财。

    有些掏出棺材本投进“东桑家庄资产管理公司”的小老头儿,恨不得隔空给“守业家的丫头”磕一个。

    还是吃了信息传播不完整的亏,哪怕有李招娣这种喜欢作妖的娘们儿,传递回老家的信息,基本上都还是多亏了桑玉颗卖身,她汉子这才出钱把“金桑叶”给盘了下来。

    还多给了四成的钱,就是看在都跟桑玉颗都一个姓的面子上……

    主要是桑守义估摸着也就卖个两百万出头,他回去因为没底气,跟老家那边报的数肯定是往低了讲,这样事情成或不成,罪不在他。

    谁曾想峰回路转,守业家的丫头当真是成了“桑家千金”,真让她汉子一掷数百万。

    李招娣之前只是闻着味儿过来,最初也就想着整个两三万,到了八月底,她是真羡慕坏了,二妹家眨眼功夫翻了过来不说,以后怕是直接退休养老等着带外孙。

    所以在羡慕的基础上,她给老家传递的信息,说是添油加醋那都是谦虚,完全就是夸大瞎编。

    这娘们儿把“南行头”直接描述成了一个独家庄子,就一户,就是她外甥女家。

    又把“十字坡”描述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只要是工地上挂了牌子的,就当是建好的。

    什么酒店、加油站、汽修站、小吃街、大商场……能编的都给它编上,听得她老公王发奎差点儿想把幽州工地的活儿辞了,直接南下投奔打工。

    一分吹成八分,那已经是相当离谱,但在李招娣的口中,张家那是白玉为床金做马,戏本里都只是这么写,人家就是这么干的。

    而且还给桑玉颗打造了一只大金鸡,八斤八两八钱重。

    你问为啥这么重,而且还是一只大金鸡?

    因为“女大一,抱金鸡”啊。

    这逆天信息传到安边县的职业媒婆耳朵里,也是当场化作“歪嘴龙王”,以后说媒可就有目标了。

    至于桑玉颗她汉子手底下养活多少人,李招娣也好,李来娣也罢,倒是口径统一,一张嘴就是“有一千多庄户”。

    差点儿张大象老丈人的棺材板就没按住。

    李招娣这么吹,是因为她“眼见为实”;李来娣这么吹,就是给自己壮胆,女儿嫁的越好,以后回老家也就越安稳。

    然后把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