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阴阳五行,灵根七脉。”
方束紧盯着手中册子,心间默念。
他的目中流露出了丝丝讶然之感。
根据册子上所叙述的,此世之灵根,并非像是牯岭镇中传言的那般,简单的被划分为了金木水火土五种,而是达到了阴阳五行,共七种。
并且这些灵根,分别被唤作马王爷、药王爷、龙王爷、灶王爷、阎王爷、太岁爷、天地爷,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阴、阳七脉。
不过根据册子中所叙述的,此种对应倒也并非准确。
诸如阎王爷一脉,和太岁爷一脉,究竟谁家更擅长修炼阴性道法、土性道法,往往是争执不休,至今尚无个定论。
此外,除去这公认的七脉灵根之外,世间也还有不少异种灵根,彼辈对于道法的加持、促进,不一定就会劣于七脉灵根。
譬如那被唤作为雷公爷的天生雷灵根,其对雷火法术的威力加持种种,就远在灶王爷之上,只是往往也失之于单一,酷烈过甚。
方束默默消化着,心间依旧诧异:“以神祇之名来称呼灵根,倒也是有趣。”
很快的,他翻看到后面,便明了仙家们为何会用“神祇”,来划分灵根的种类。
根据书中的记载,其解释有二。
其一,相传这七脉神祇,乃是上古年间,凡人们所供养信仰的七尊正神,无有人格,因人而生,乃是仙学“借假修真”的起始。
当年的仙家们,也是靠着供奉彼辈,传播教化,方才拥有了养神劾鬼之能,其举止行径也犹如巫觋一般,但也因而成功的庇佑了人族,让人族于万族之中脱颖而出。
直到后来,仙家们脱出窠臼,立下盟约种种,一步步的观摩天地自然,摆脱了巫觋习性,创造了当今仙学,这七脉正神方才逐渐隐退,以至于成为了传说。
但依据七脉神祇所划分的灵根种类,如今即便是已有仙学九科,依旧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甚至俨然已是方外世界中大道规则的一部分。
这第一个解释,也是五脏庙典籍中,认为最为可能的解释。
至于第二个解释,则是简单直白的多。
其直言当今的人族,多为当年七尊神祇后裔,名为神祇,实为始祖。
该解释认为,人人皆具灵根,人人皆可成神。
所谓的先天灵根,只不过是返祖归宗罢了。灵根成色的种种,也只是体内返祖神血之多寡,乃是祖先对于后人的遗泽。
此外,该解释也催生出了部分仙家宗族内,种种近亲繁衍的乱象。
这等行径在五脏庙的典籍中,被斥为“巫觋习性残留”,颇为鄙夷,认为此是饮鸩止渴之策,此类宗族的后人往往也会愈加疯癫,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静室铺子中,方束将七脉灵根的渊源,好生了解了一番,颇觉长了见识。
不过这两种解释,究竟谁对谁错、谁更接近真相,对他而言并无任何意义。
原因无他,不管是哪种解释,他身为一介凡种,七脉天生灵根压根就和他没有关系。
真正和他相关联的,乃是“伪灵根”一物。
而根据书中所言,伪灵根者,其能种下的灵根是千变万化,并不局限于七脉灵根之中。
只需要在种得灵根后,根据灵根的表现,选择七脉灵根中的近似者,作为自家今后修行的参照即可
长了长见识后,方束翻阅完一部典籍,又从书架上取出另外一部,再度细细的寻找关于“种灵根”的内容。
结果让他眉头皱起的是,这些典籍都只是在大谈特谈灵根的不同、种灵根的优劣、以及如何检测种出的灵根属性种种……其中就是没有具体“种灵根”的步骤。
就在这时,柜台前一直都在假寐的孙管事,冷不丁的就出声了:
“是不是在找种灵根的法子?别白费力气了,这等具体的法门,岂会放在这里,白白供尔等翻看。”
方束闻言,微微一怔,心间也是叹气,知道这是实话。
他没有迟疑,当即就朝着孙管事作揖:
“还请孙老指点,晚辈如何才能得种灵根之法。”
孙管事听见这话,脸上露出了怪异的笑容:“庙内规矩,法不轻授,不开方便之门。”
这老头一语双关,又从柜子中取出了一摞的纸张,敲着桌子道:
“这些都是庙内弟子,包括筑基长老们所写的招工告示,上面有着各类种灵根之法的奖励,相应的条件、任务,你可以自己看着办。”
顿了顿,孙管事又道:“除去老夫这里的,在杂役们接取散活的地方,同样也有相应的告示。那些往往门槛更低一些,但风险也是有的。”
话说完,对方按着这些告示,眯眼望着方束。
方束只一思忖,就乖巧的又递过去一两灵石。
“嘿,慢慢看”对方见方束这般上道,笑着将压在纸张上的手放开。
方束上前一步,去过一摞告示,迅速翻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