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七章 平西王,以德报怨(2 / 4)  魔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回去,回自己的瑞王府;那么,上京都这样子了,你急急忙忙回去,又是何居心?

    很多时候问题的本质,不是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是上位者对你的猜忌,到底有没有过那一条线。

    “留下吧。”韩亗说道,“今日见官家时,官家还提到了你,说瑞王府,是忠于大乾的。”

    说着,韩亗将茶杯盖子拿起来,放在了一侧。

    “留下来,尽一尽宗室藩王的义务,当年太祖皇帝分封藩王时,藩王的作用,本就是护持社稷,咳咳咳……”

    韩亗咳嗽了一阵,又将茶杯,拿到了茶杯盖的旁边。

    赵牧勾明白了意思,

    自己,

    要寻求留下,

    同时,要让自己的父王,也来上京。

    而父王已经卧病在床几年了,哪可能这般颠沛迁移?

    但,必须得来。

    瑞王府代表着太祖皇帝一脉,如今国家艰难,正应和了当年太祖皇帝兄弟创业时的艰辛,如今,更应该两脉结合,给人以政治上的希望和憧憬。

    不过,自己的父王,来到上京后,经车马疲敝,怕是撑不了多久的。

    重病的人,最怕的就是换环境和折腾,这是常识。

    赵牧勾很敬重自己的父王,他相信,自己一封信过去,父王必然会拖着病重之躯过来,也相信,自己的父王能理解其中深意。

    这不是“不孝”,这是宿命;

    而且,给出这个安排的,还是自己的亲爷爷,自己父王的……亲父。

    “老夫向官家提议了,杳城那边,你去一趟,把太子带回来。”

    赵牧勾神情一肃;

    燕人打进了上京城后,抓走了皇后等一众王公权贵,还有很多皇子与宫女。

    七皇子,战死于上京城,他想力挽狂澜的,想要保卫上京城,然后在陈阳亲自率领的靖南军铁骑冲阵下,碾为了肉泥。

    而太子,则早早地逃出了皇宫,逃出了上京,去往了上京南边的一座原本属于上京的卫城——杳城。

    百姓们认为官家战死了,大乾天崩了,而当时的太子以及跟随着太子一起逃去杳城的不少大臣,也认为是这样。

    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何在前方有官家御驾亲征阻拦的前提下,燕人还能杀到上京城来。

    再加上那时风雨飘摇,人心涣散,配合上一句:国不可一日无君。

    太子,

    就在杳城,登基了。

    登基后的太子,发布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为官家举国丧;这是为了给自己登基造一个名正言顺,他是太子,在官家驾崩后,他理所应当继大乾皇帝位。

    第二道,以新君的名义,派人去上京城和燕军接洽,要求燕军不要伤害“朕”的百姓。

    第三道,传令江南诸郡,勤王卫国。

    第一道是个废话;

    第二道,比第一道更废话;

    第三道,则有着极为清晰地政治意向,所谓传令江南诸郡勤王保驾,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准备准备好,一旦势头不妙,我这个新官家大概就要“南巡”了。

    也就是说,新君已经做好了放弃至少目前来看已经“糜烂”了的北方,去江南,建造一个南方朝廷。

    一切就绪后,

    太子和他的新朝廷,就在惶惶不安和紧张期待中,慢慢地等待着;

    等到的,

    是官家率领禁军归来,收复上京城的消息。

    “………”太子。

    “………”从龙大臣。

    这个玩笑,

    开得有些大了。

    当得知这个消息时,太子脱口而出了一句话:父皇,怎么会没死?

    而官家,

    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见证了上京的现状后,本就一口抑郁之气凝聚于胸,再得知太子竟然登基,自己不仅仅没成为什么太上皇而是直接跳步成了“先皇帝”后,

    官家整个人昏厥了过去。

    这已经不是什么明君不明君所能承受得了的了,任何一个皇帝,面对这种局面,遭遇这一连串的打击后,也无法再继续做到什么气定神闲。

    韩亗拿起茶杯盖子,

    在杯身上,

    从上到下,

    一点一点地碰撞下去,最后,将盖子放在了桌子上。

    赵牧勾看着这一幕,心下明悟;

    韩亗这是在告诉他,此去杳城,危险不大,主要是为了给太子那边的人,留一个台阶可以下。

    杳城那边,只有一众从上京城里逃出的大臣和侍卫,再搜罗了一点点的溃兵和流民。

    本就是做好燕人稍有照顾这边的意思就立刻南下的准备,故而,那边其实现如今势力很是单薄;

    而官家这里,有二十万大军在其手中,梁地的那支乾国精锐,估摸着也快归国了,三边,也忠诚于官家;

    大义还在官家这边,毕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