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抢夺人口(1 / 2)  虎枭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黄元也不是傻子,同样在水门上方部署了重兵,另外又调数十艘船只从里面堵住了水门。

    此时,黄元就站在城头上,注视远处敌军船队靠岸,月光下,他清晰看见了黑压压的人群,令他一阵心惊胆战。

    就在这时,漕河水面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有士兵跑来禀报,“将军,水门那边有动静!”

    黄元心中一惊,连忙提着长矛向水门处奔去。

    漕河上原本停泊着二十几艘破旧船只,全部被豫章军用绳索拉上了岸,漕河已经清理干净,一艘突冒船正加速向水门冲来,城头上士兵大惊,纷纷张弓搭箭射向船只。

    一时箭如雨下,船上插满了箭矢,但并没有影响到船只速度,船只越来越近,在后面跟随着大量小船。

    这次甘宁进攻庐江虽然都是楼船,但每一艘楼船上都会携带一艘舢板,三百艘舢板上跟随在后面,每艘舢板上有二十名士兵,由王平负责统领。

    黄元站在城头上紧紧盯着突冒船,他越看越不对,今天没有风,船上也没有船帆,如果是靠划桨,两丈宽的漕河根本没法驶入这么大的船只,对方是靠什么动力?

    突冒船已经冲到五十步外,城头上这才看清楚,竟然是突冒船,所有人都一下子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对方是要撞开水门。

    黄元大喊一声,“传令后军在水门边集结!”

    后军就是黄元十天前刚招募的三千新兵,稍加训练了一下,黄元也知道如果城破,三千新兵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的敌军,但他现在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能挡一阵算一阵。

    突冒船顶上城头上如雨点般射下的箭矢,速度越来越快,这艘突冒船虽然是特制,但它只是不宽,体型很长,重量也完成符合突冒船的要求,突冒船是用密度很高的青冈木建造,船只沉重,非常适合冲撞,加上它前面安置五尺长的铁撞头,在水面上可以说是无坚不摧。

    “用箭射!快射箭!”黄元大喊大叫。

    箭如疾雨,但丝毫没有影响突冒船的冲刺。

    黄元忽然一阵胆寒,向后迅速退了几步,身影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距离水门还有三十步了,突冒船忽然加速,越来越快,挟带万钧之力猛地向水城门撞去。

    “咔嚓!”

    一声巨大的破裂声响起,本来已经略微腐朽的水城门顿时被撞开了一个两丈宽的大洞,整个城门都变得粉身碎骨,突冒船直接冲了进去。

    水城门内堵了数十艘船,突冒船冲进了水门内便慢慢减速了,最后动弹不得。

    后面王平一跃跳起,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提着铁矛在一艘接一艘的船只上奔跑,向城内冲去。

    数百士兵也跟随着王平向城内冲去,头顶上箭如疾雨,不断有士兵中箭落水,但越来越多的士兵借助船只首尾相连而形成的天然浮桥向城内冲去,包括岸上的士兵也跳上船向城内奔跑。

    王平已冲上了城门边的陆地,带上数百士兵向敌军扑去,猛将的真正作用并不是在于单挑,更多是在于带领将士冲锋陷阵,一般猛将都会披着铁甲,头戴兜鍪,箭矢射不穿甲胄,刀砍矛刺也无济于事。

    大将或许会用兵器拨打箭矢,前面可以拨打,后面和两侧的箭矢怎么办?所以铁甲的威力就在这里,箭矢根本射不进去,也是这个缘故,大将一般很少阵亡,就算是夏侯惇也只是碰巧被射中一只眼睛。

    就像金国以举国之力打造的铁浮屠,就是重甲骑兵,遇到岳飞之前,它所向披靡,就像坦克群一样,宋军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只能在它铁甲覆盖不到的马腿上做文章,一举破了它。

    要对付敌军大将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己方大将杀上去,用能破铁甲的兵器(比如马槊)干掉对方大将,一旦主将阵亡,后面士兵的士气就会迅速下降,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扭头逃跑,军队大败。

    这就是大将单挑存在的真实意义。

    王平如猛虎般凶悍,后面士兵自然跟着士气如虹,把守城新兵杀得节节败退,这时,堵在城门洞的船只被拖开了,轰隆隆的轮桨声再度响起,突冒船驶入了城内,后面大批舢板也纷纷进城,越来越多的豫章军杀进城内。

    新兵们吓破了胆,纷纷调头逃命,扔掉兵器,扯掉盔甲,向各自的家中逃去。

    没有了阻拦,六千水军率先杀进了城内,南城门缓缓开启了,徐盛率领五千士兵也杀进了城内。

    黄元早已逃跑,在水门被撞破的同一时刻,黄元便知道大势已去,率领两千士兵向北城逃去。

    这里不是他家乡安陆县,只是遥远的他乡异地,皖县与他何干?他根本不会与城池共存亡。

    黄元刚跑出城不远,忽然一阵锣响,一支三千人的伏兵杀出,为首大将正是陈牧。

    伏兵从四面八方杀来,黄元大惊,率领军队拼死突围,最后黄元只带了数十名亲兵冲出重围,其余两千士兵全部被拦截投降。

    .........

    甘宁率领六千大军入城,下令全城戒严,严禁军队抢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