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
不是张大安要他死,而是石向道背后的利益集团需要用他一个老头儿的命来恶心一下张大安。
哪怕只是“恶心”一下,那也是赚的,之后在文化界甚至是思想界,那不外乎就是制造出张大安逼死石向道的结果。
张大安这边的智囊团都猜到了,尤其是房大桥专门分析过各种可能性,其中就有石向道“被自杀”这一条。
之前概率不大,但随着“滇学研究会”这种边缘角色很有可能起飞,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
道理很简单,知识分子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会发现,叼飞盘的选择多了一个出来。
以前都是叼洋人的飞盘,或者各种“提携之恩”“知遇之恩”主子的飞盘,再后来就是顺手叼一下顶级“白手套”的飞盘,现在不一样,冒出来一个很能打的“三连状元”,那叼这种头衔猛人手中的飞盘,寒碜吗?
不寒碜,一点儿都不!
相反,这样就能顺势把飞盘的主人,也就是张大安本人,直接洗成文化界的魁星。
以前不能洗也不方便洗,现在不一样,有奖励的。
张家的狗粮管够管饱还有营养,凭什么不能吃?
赚日元也不是年年有啊,还是要看绩效的,要不然谁愿意在公共媒体渠道上各种卖力表演?
那跟街头卖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其实“滇学研究会”决定站队张大安,除了张德立这种人确实是想要给滇南、滇东南早点拉来投资搞建设之外,还有就是一些比较朴素的老学究,对于张大安在关中省的捐款捐物规模感到震惊。
从六月八号开始到六月十号,关中省的强降雨引发了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张大安是第一时间就把一千两百万通过江口省的民政单位,协调到了关中省的兄弟单位。
连政务院都没有过一手,就是省和省之间的协调。
其次就是“张安电子”和“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两个三千万,除开现金之外,就是通讯工具,“金榜手机”一万部如果折算成市价,那就是八千万;手机内置的各种应急工具软件,是由“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的各种软件项目部负责的,空转一天的工钱那就是大几十万,更何况还有服务器单独拉一个出来,软硬件支出一次性就是几百万。
再加上跟通信部门以及电子通行技术服务公司的沟通协作,一个短期合同那也是一千多万,不管是ZTE还是“花瓣”公司都是这个价。
这方面是没有报道的,大多数人还是盯着捐款金额在那里大呼小叫,实际上那几千万现金根本不算什么。
而“滇学研究会”的老学究们知道这个事情,那是因为关中省的移动公司已经在内部开会,准备这次灾害过后,跟“金榜手机”也签一个合约,高端手机砸手里也要跟“金榜手机”交个朋友。
是通过移动公司这个渠道,老学究们在云滇省移动公司了解到了详细内容。
对张大安的财力,算是有了一个直观的认知。
更重要的是,“张安电子”和“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的捐款捐物以及义务服务,并没有让员工出钱,全部由企业承担,并不存在“逼捐”这种情况。
这是很有牛逼的事情,也是为什么“滇学研究会”相当一部分老学究愿意跟张德立干这么一票。
自来打家劫舍,那也要看一看行情。
其实张大安下午跟张德立一行人见面,还会拉上省里的民政单位,因为到时候如果说张总教头要让盘龙市的暮底河水库项目工程提前,走民政这条线,可以通过“援建”和“招商引资”来操作。
比直接投资基本建设的审批速度要快,就是相对来说好处少不少,要让利给当地更多一点。
一般来说,沪州市的“援建”或者“援助”项目要多一些,不仅仅是资金上的优势,还有人才规模上,沪州市就是最大的,这方面算是“沪爷”能够跟“京爷”狗叫的底气。
“这次关中省的灾情还是相当严重的,暴雨洪水共造成三十多个县、三百多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两百五十多万亩。来势汹汹,发生得太快了,张总那一千两百万,是真的救了急……”
“嗳,这种马屁就没有必要了。直接聊受灾情况,我呢,这次拿两个亿出来,也是让大家做个见证。今后要是我在关中省赚不到两个亿,那就是他们不对。”
“……”
“……”
“……”
省里的干部们已经熟悉了这种味道,但是对于云滇省还有关中省的人来讲,那是相当的新鲜,就是有点儿刺鼻。
不是你们江口省搞什么啊?!
讲这种话一点都不裱糊裱糊的吗?
不是就没有人管管吗?
会议纪律何在?
会议精神何在?
还讲不讲道德风尚了?
这样的干部是不是会对我们……哦,不是干部啊?
那没事了。
“呃……这个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