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3 一个导航仪引发的变异(2 / 4)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收费是五千块一年,唯一要求是标注“地图来源张安文化和张安电子”。

    同时如果厂商开放推送端口的话,地图更新免费,插上电脑可以自己下载官方地图更新包或者傻瓜一键升级,但是商家精确标注、分类以及评分,则是一个五十块钱每年。

    这一块江宁市的工商局也已经跟进,每年三十万的服务费用。

    三十万每年的服务费用是打折的,除了江宁市,吴都市、太湖市等等其它城市都是六十万一年。

    地图免费的杀伤力是很强的,但是厂商也怕用了“张安电子”的地图之后,突然用一段时间就收费,所以“张安电子”做了一个十年内免费的承诺。

    十年,大多数公司都活不到十年,这对厂商来讲,跟永久免费其实差别不大。

    所以有些厂商自己,是打算宣传“永久免费”这个口号的。

    而在导航仪这个产品上,厂商并不希望“张安电子”大力发展,至少别大规模投放到个人消费市场。

    也就是说,希望“张安电子”专门做个内容供应商,只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道理也很简单,如果“张安电子”没有自己的终端平台,政企客户很容易卡死地图发展的上限。

    至少在现阶段,是如此的。

    因而张大安这几天除了要接待豫章省过来的干部,还跟诸多导航仪品牌商以及生产厂家谈判,约定“张安电子”推出的金榜牌导航仪,目前专攻商用车辆,在未来两年之内,不在大众消费市场进行规模宣传、推广;同时,在这个情况下,版权费用和服务费用可以适当上调。

    这个约定其实没啥太大的意义,基本上就是说金榜牌导航仪是作为“张安电子”和“张安文化”地图版权的样板机而存在。

    此时正在更新的地图一点二版本,就会出现“金榜地图”的标识。

    一般厂家其实并不怕国内其它地图供应商、版权商,而且多个导航仪品牌这会儿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可“三连状元”的威慑力现在是真的强,再加上今年“张安工业联盟”的产品销售渠道,基本已经搭建完成。

    这个渠道一般人还真注意不到怎么来了的。

    即便“张安电子”没有渠道加盟商,但是,“张安健康”和“张安食品”是有的,尤其是“状元·金榜”一到高考季就会销量大爆,几乎华东的直营门店都是主做高考季、黄金周,总销售时间加起来不会超过两个月,剩下的十个月纯摆烂外加卖一些别的东西,比如零食、服装、学习机、电子词典啥的。

    现在再补上一个手机、导航仪、电子手表、音乐播放器等等,单店营业额明年只会进一步大爆。

    有了这个渠道,再加上外省的代理加盟模式,正常都是品牌摊派,比如紧俏产品搭一些不太好卖的;但“张安工业联盟”并没有这么干,这在当下算是大发慈悲,因此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外省加盟代理商基本都没有什么抗拒,在管理框架下也愿意接受明察暗访的监督。

    这时候其实已经有国产消费电子产品寻求跟“张安电子”的合作,主要是希望借用渠道,寄卖形式,但不蹭“三连状元”的广告。

    只要不打擦边,纯吃渠道还是可以的,一年一百五十万起步,另外一些提成不包括在其中。

    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资方消息都是灵通的,导航仪厂家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在知道了“三连状元”除了名声之外,还有把名声折现的渠道,再傲慢的头部厂商也不敢真的当没看见。

    二三四五名随便哪个借助这个渠道,都能一个季度干掉老大。

    现在“张安电子”承诺在这个细分市场不全面下场,每年多拿点儿钱,算是皆大欢喜,也省了不少不愉快的事情。

    围绕“金榜地图”和金榜牌导航仪这两个产品,对江口省的科技产业发展还有一个微调,那就是原先软件类开发,是归入到信息产业化发展纲要中;但是这次因为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谈判、沟通,江口省的多个部门在产业落地这一块,将一部分工商业泛用软件划入到“工业品”这个范畴。

    也就是说,在学术、技术上的解释,依然还是软件产业范畴;在管理、发展上,则是视作硬件“工业品”。

    推动的人就是张大安,同意的部门就多了去了,主要是经过调查后发现,大多数职能部门的干部,很难理解和重视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即便江口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再三强调这是非常重要、敏感的电子软件,可一线部门的警惕性明显不高。

    而换成“高科技地图显示电子设备”这个说辞,小味儿挠一下就上来了。

    京城那边原则上不反对江口省在产业发展的宣传口径上这么干,那么就这么干了,且先看看。

    学术界很不爽,但也没办法;同时学术界又很爽,因为要拨款和经费的路子被打开了。

    简单来讲,申请说要开发一款收付款软件……这很难;但是江口工学院的研究生,说要开发一款带有多功能软件系统的电子收银设备,那就有说法了。

    至于说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