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1 张叔叔再开脑洞(2 / 4)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面,男人就是畜生,女人就是男人,老人孩子就是半个人。

    只要是人,就是劳动力,就得做事有产出。

    换个“县太爷”过来,早他妈炸了,信用不够;张叔叔这样搞还能响应者云集,主要还是跟他自己也天天在工地上转悠有关。

    工地食堂好不好吃,他亲自吃过的,这一点连最小气的包工头也服气,反正包工头自己有机会也会自个儿打打牙祭,整两杯好酒。

    又因为张正东当过兵,而且还是“老班长”,岁数比他小的老兵,也愿意跟着他干,“丰邑把式”这些驾驶员,基本都是老兵为主,陈庄镇农民为辅。

    这个操作呢,又让县里分管这一块的出了成绩。

    拥军工作、老兵安置等等,以前都是做个典型就拉倒,你上秤的很少,现在完全不一样,规模上、人数上、效益上,那是真的可圈可点。

    即便张正东自个儿无所叼谓,但负责分管工作的一条线,可不敢把这个功劳据为己有,汇报的时候也是实话实说,已经算是收着了,但市里嘉奖说来就来,放以前根本不敢想。

    丰邑县从今年开始,其实够资格摘掉“贫困村”帽子的自然村、建制村有几十个,不过张叔叔乾纲独断,谁敢摘帽子整死谁。

    “贫困村”这顶帽子,放以前,那是寒碜,可那会儿就指着地里刨食儿没办法。

    现在不一样,同样是从地里找吃的,以前用锄头,现在兄弟伙儿用的可是旋耕机。

    那能一样吗?

    再一个,以前种地一年就两千块钱还得大部分拿出去;现在家里有两个“陈庄工”,一年能攒下来两万多接近三万,大方点买个电器什么的,也能剩个一万七八千。

    这时候的“贫困村”帽子,那可是好东西啊。

    “贫困村”创业免税,再加上张叔叔亲自坐镇,什么狗屁摊派都冲化粪池里去了,那么但凡脑子正常的村干部,谁愿意紧着让村办厂上税?

    就以师堤口村大风酱菜厂为例,那一千六百万,是纯利!

    这时候要是师堤口村跑去装逼,说俺们村今年结余两千多万……

    张叔叔能亲自带人把这个村的傻卵全部炖王八狗肉汤。

    固然小家子气了一些,且有薅国家羊毛的嫌疑,但是张叔叔也是有理由的,以前反正也“贫困村”帽子戴了那么些年,再多戴几年又有什么关系?我又没吃救济……

    吃了啊?

    那没事了。

    税我不交,救济还要拿,是不是很大胆?

    这也是为什么班子成员老蔡老辛都能露出毒蛇一样的眼神盯着追踪调研员,以及农科院的技术人员。

    尽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路子比较邪门,可结果……那还是很好的嘛。

    反正张叔叔现在底气很足,有事儿没事儿就打电话给铁哥们儿刘远山炫耀一下,“县太爷”不是那么当滴……天天累死累活的像什么样子!

    这光景贤侄儿说要跟豫章省那边一起做事,张叔叔也是不慌,反正他就恪守一个原则:我地里有啥就做啥,别的一概不管。

    你要说给个液晶面板厂放在丰邑县,张叔叔还真就不稀罕,也不想要。

    农业县就围绕“农”来做文章,倘使可以农业工业化,那么“工”上面,也是农业工业、农村工业,而不是反过来。

    “陈庄工”这种建筑工人群体培养起来尚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何况正经的产业工人,没有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玩不了一点儿。

    劳动力水平在现阶段够用,升级到下一个阶段,那合格劳动力就要砍掉一大半,张正东同志只是脑子一根筋,不是傻。

    “现在我呢,是要打掉胡家的全部手脚,有些在省里的生意,农林渔牧啥的,都不算太难。但是要说把豫章省的也打掉,让胡家在这一块闷死在豫章省,就需要给当地农业产出地销售渠道,创造信心。”

    “就是拉拢豫章省的种植户、养殖户或者直接点就是农户,让他们不要担心缺了胡家就没饭吃。没有胡家,还有张家,还有国家,没啥好怕的。我是不相信有人三头六臂,要打就坚决打到底,你放心,这个标兵、榜样,我肯定做好的。”

    张叔叔现在也是有见识的,在丰邑县这个舞台,魅力十足。

    也就是讲原则,经得起考验,换个管不住裤裆的,能睡出去十里八乡不带重样的。

    “江宁农大让我弄个研究生,也算是正好,瞌睡来了有枕头,到时候宣传我的时候,我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哈哈哈哈哈哈……”

    “……”

    看着得意洋洋的张叔叔,张大安也是相当无语。

    不过他也挺佩服张叔叔的,之前学的外语,还真就让他在丰邑县用上了。

    整个领导班子里面,就张正东一个人溜到不行,跟韩国人谈合作,用英语交流,档次感直接拉满,把分管招商引资的老蔡都惊到了。

    明明大家都是“土老帽”的,怎么你个老兵还整上外语了呢?

    可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