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软件开发上,需要开发环境搭建,这个“长三角”地区,正经有实力的,那都是沪州财经大学这个级别的,江宁财经大学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这会儿江财的人提到“企业管理软件”这个成果,实际上在开发过程中,江财的高级知识分子,充当的是内容顾问、应用场景顾问等等功能作用。
开发人员主力,还是从江宁工学院、江宁审计学院等等高校挖过来的项目。
这些项目都是跟着“大牛”或者“小牛”走,“大牛”都是独当一面的教授或者主任;“小牛”就是一些实力超强的研究生。
甚至有些“小牛”在本科生阶段就已经强得离谱,读硕士就是顺便,并不是真的需要硕士这个学位。
“张安工业联盟”此时充当的角色,就是沪州、京城、宝安等科研经费充裕的大城市,必要时候,还能充当美国、欧洲、日本等等科研经费、科研环境更充足的国家和地区。
基本上对于一些“劳动力开发事业部”评价极高的“小牛”,在解决后顾之忧上,“张安工业联盟”在之前都是相当到位的。
包括不限于科研设施搭建、个人住房需求、父母健康保障需求、儿童教育需求、通勤需求、旅游需求等等,甚至这些性格比较独特的“小牛”,有时候会提一些匪夷所思的要求,比如说他们半夜加班做实验的时候,希望夜宵里面有臊子面配红豆双皮奶。
一般单位根本不搭理,但“劳动力开发事业部”,专门去关中省和河东省挖来了经验老到的做面师傅;又专门去岭西省和岭东省,买下了至少五种风味的双皮奶配方。
这种事情要是传播出去,毫无疑问会引发一阵讨论,但在“张安工业园”的食堂、餐厅中,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一线员工也好,科研人员也罢,都以为这不过是单位伙食好。
实际情况会超出他们的想象,不过“劳动力开发事业部”在这方面倒是严格执行老板的要求,基本不存在质疑,单纯只是羡慕。
巧的是,“劳动力开发事业部”能够坚决执行老板的意志,不搞“我有一个建议”,主要还是因为执行人员主要都是从江宁财经大学毕业的。
算是张总教头绝对的“自己人”。
而江宁财经大学也有想法,毕业的校友进到“张安工业联盟”后,相当一部分就在“张安工业园”,不需要离开江宁大市,对于江宁本地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开发事业部”的特殊性,让江宁财经大学,希望能够在未来变成张大安的“劳动力开发锦衣卫”。
这个逻辑很简单,“锦衣卫”需要大学牌子多么硬吗?需要在哪个部委挂着吗?
不需要。
“锦衣卫”只需要忠心。
现代社会谈什么忠心肯定是扯淡,不过“忠诚”这个概念还是有的,江宁财经大学很清楚跟沪州财经大学、豫章财经大学根本没办法正面竞争,除开毕业后走向省内粮食系统或者其它经济职能部门的,社会面真正有可能通过影响力将学校带到一个特殊高度的,只能是江口省的本地企业,极端情况下,只能是江宁市本地的企业。
以前是没戏的,现在有了“张安工业联盟”,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而发展状况也确实如此,从经费上的增减就能看出来端倪。
扣除地方上的支持,豫章财经大学今年只有在“校友捐赠”上强于江宁财经大学,剩下的全是江财数值占有。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那边是地面临时车库,用来存放奖励车辆的,研发人员有重大成果或者重大效益的时候,都会有通勤车辆奖励。一般都是帕萨特或者奥迪A6,但也有少量喜欢POLO或者桑塔纳的,都会看情况调剂。”
“奖了不开?”
“没驾照。”
“……”
“时间紧、任务重,之前有个仓库管理软件项目,马上就要测试,基本上不存在休息时间,要拿到多个企业和多个城市长期测试,秋季还要联网测试。所以很多研发人员是没有时间考个驾照的,但是项目开发进度的阶段奖励发了下来,只能当个‘库存车’。”
“阶段奖励?”
“项目完成奖励就是‘翰林苑’的房子啊,牌子挂出来也没有多久时间。之前不叫‘翰林苑’,后年要完成全部装修,方案全都是江宁工学院联合承包的。基本上只要是合作的大学,都参与进来了。”
“……”
豫章财经大学的人听了有些郁闷,尤其是有两个跟张大安认识其实挺早的,四六九五年发大水那会儿,他们为了感谢张大安资助受灾贫困家庭学生,还亲自去了一趟沙洲市送上了洪都本地的特产。
论交情,他们明明是先来的。
卖瘪个东西……
不过这会儿也算是个契机,在张大安和胡贤达家里二选一,放以前没得选,现在不一样,亲眼看到了福利待遇之后,还选个屁的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