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0 重要产品会议(2 / 6)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没人再当新奇事物,但现在确实是增加了大家的想象力。

    网络空间的拓展,节省了太多社会资源。

    工业上同样如此,“智能化”“数字化”不是个装点门面用的东西,不管是印刷、印染还是说冶金、化学等等,都能节省大量的人力时间。

    能筛选掉一大半的无效测试区间,工业生产效率和科学实验效率,那都是大大提高的。

    所以黄建国其实并不需要重新掏个新项目出来,跟张大安喝杯茶,聊会儿天,之后重新在项目前面加个定语,就行了。

    至于说江淮工程科技学院谋求的进步,这时候就能团队和团队来谈,开个头的事情。

    只不过随着黄建国掏出了新的科研成果,张大安也就要重新评估一下老“黄毛”的定位。

    很显然,即便都是要钱的,但这位显然是打算站着把钱拿了。

    有点儿意思啊。

    “张总,要是这个硅酸盐研磨工艺用不上呢,这儿还有,是个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前几年在江宁化工大学搞出来的常温镀膜技术,原本是打算用在非金属材料表面的,但在不锈钢上出奇的好用,不过优点并不明显……”

    “还有这个,这个好,一种外包装的蜂窝结构加工技术,拿来生产瓦楞纸应该有用。”

    “这个是搅拌机……混凝土?噢,想起来了,是早先二棉厂委托的一个染料搅拌机,是希望在内壁做到无磨损。有点儿用,不过二棉厂倒闭之后,也就搁置了,能深入搞一搞。”

    “噢,还有这个,陶瓷玻璃的一种简化生产流程,是模仿的工艺流程,岭东工业大学的成果,不过我有个学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要是需要,可以叫回来。”

    “跟这个一起的还有这个,超高层商住楼使用的隔音隔热玻璃,张总老家沙洲市的玻璃厂买过另外一个技术路径的,也不知道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反正也还行,我觉得还行。”

    看着黄建国将一份一份文件掏出来,张大安笑了笑,没有再看这些科研项目。

    有些是好东西,但时代使然用不上,等到社会普遍有那个经济水平消费的时候,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也都退休了。

    没赶上好时候,红利吃不上。

    哪儿都有青春饭,可不是只有娱乐圈。

    “黄主任,今年贵庚?”

    “四十四。”

    “哦哟,比房总还小几岁啊。”

    “是房大桥房总?”

    “对。”

    “那是小几岁,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他能在省内参写文章了。早几年点评‘天下第一庄’‘天下第一村’的时候,他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跟老房头还是有过几面之缘的。

    那会儿他爹黄文成还在忙着处理一些陈年烂账,当时江淮省普遍搞城建都是当银行是无限许愿机,能从银行搞到钱就是本事。

    还不还再说。

    因此后来也倒了不少人,像黄文成东奔西走正经把债务降下来,又让银行损失大大降低的,其实并不多见。

    黄文成是大别山走出来的,论功行赏,去沪州市占个位置端个金饭碗不成问题,不过最后还是留在了江淮。

    只不过家庭教育上,明显能看出来有些奇怪,不管是黄建国还是黄图图,儿子孙子做事情感觉都是“单线程”。

    不过张大安常年跟人打交道,秉性如何,他的鼻子都快跟狗一样了。

    这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不过是人体的“大数据”罢了,符合自己过往经验中的“人物模型”,那么就不是刻板印象,而是“大数据”。

    同样是“黄毛”,他能一眼看出来黄图图不是那种有上顿没下顿的街头混混,直觉是第一时间的反馈,但后续观察则是印证了直觉没错。

    黄建国跟他儿子一样,也不是个能“多线程”的人,托关系谋求事业进步,已经快要将他的CPU给烧坏了。

    “黄主任。”

    拿起茶杯呷了一口,张大安语速平稳,语气也是平平淡淡,不带有半点感情,“说个目标,具体一点的目标就行。”

    “……”

    黄建国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没有。”

    “……”

    这一下还真是把张大安给整不会了,尽管他已经看出来黄建国能够当上系主任,多少跟学校赏识没啥关系,搞不好就是这点儿“单线程”的纯粹科研能力使然,但“单线程”到这个地步,他还是有些觉得荒诞。

    “要不安排您爱人挂个名?”

    “我离婚十多年了,图图四岁还是五岁那年离的婚,她要出国。”

    “……”

    好吧,这年头想要出国的多得是,别说你黄建国有这么一遭了,那还有更经典的角色也有这么一出呢。

    可以接受。

    “你想不想当院士?”

    “无所谓。”

    “……”

    神金。

    张大安寻思着平时你在学校也是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