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说彭蠡县有大水面嘛,优势肯定比我丰邑县强。”
“那听你的意思,是也让我们做出口?”
“你想得美,你养养鸭子就差不多了,鸭毛鸭绒卖给我就行。”
“那我不是等于说给你打工啊?!”
“别人想要这个门路,我还不给呢。农科院那边打算在淮阴、宿城扩大规模,我就没同意,我说我要先跟刘远山聊一聊。我还跟上面说的,刘远山同志,毕竟是从我们江口省走出去的优秀干部……”
“……”
张正东学坏了啊。
以前就是个呆逼,现在一听就是四十多岁“老油条”的感觉,真是太糟糕了。
不过刘远山还是很好奇,继续追问,“也就是说在彭蠡县养鸭子,挂你丰邑县的牌子?”
“我们丰邑县大风养殖有限公司,在外地搞个投资,不算什么吧?”
“马勒戈壁的还有养殖公司了?还大风?”
“大风刮来的,就这个意思,跟汉高祖可没有关系啊。”
“……”
没脾气了。
彻底没脾气了。
刘县长只得点头,但还是倔强道,“那鸭货呢?鸭货怎么处理?能不能把鸭货包给我们彭蠡县来加工?我们前往江宁要近得多。”
“你哪里近了啊?”
“我们可以走长江啊!”
“可以是可以,不过豫章那边口味跟江口不一样吧?”
“这你不用管,我刘远山要是连这点事情都摆不平,也不用混了。”
“那你老卵,我无所谓的,反正张安也说了,不管是什么产业,他现在都能翻十倍做起来,我现在感觉工作特别轻松,一点压力都没有。除了上工地有点消磨体力,其他不要太灵光。哎,对了,倒是忘了跟你讲,小刘……”
“小你妈啊。”
“老刘啊,你那边能养甲鱼不?我这里甲鱼汤熬的狗肉实在是不错,就是甲鱼少。你那里靠近长江,搞甲鱼养殖行不行?”
“……”
老小子为了吃狗肉也是拼了,难怪被人叫“狗肉县长”,这名声传出去还像话吗?
张叔叔也没啥自觉,他甚至觉得以丰邑县的粮食产量,养狗也是个不错的路子,只不过他问过省里了,特种养殖的许可证可以搞,但是宰杀这个环节,还需要有人出来背书。
目前江口省全域范围内的狗肉,都是私人宰杀,检验检疫也是缺失环节。
即便是彭城有自古以来的传统,但也是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也就是“民不举官不究”。
绝大多数养殖执照都没有,更遑论是特种养殖许可证了。
现在丰邑县要是推动起来,那这个自古以来的“狗肉”话语权,是很有可能落到丰邑县手里的。
也是因为知道“狗肉县长”确实喜欢吃狗肉,这让彭城周围城市、区县,都是急了,这他娘的要是让丰邑县拿捏住了“狗肉标准”,那我本地两千年的传统,不成隔壁说了算?
所以忙活起来的区县干部们并不少,为的就是抢在丰邑县前面,搞定“肉狗养殖”这个技术性难题。
社会面的影响也有,各路“动物保护组织”已经开始活跃,但活跃不到彭城这边,老乡们可不管你这那的。
刘远山想了想,还是提醒道:“老张,听我一句劝,狗肉吃可以,养肉狗这种事情,还是算了吧。现在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了,吃狗肉在国际上影响不好。”
“那瑞士人也吃狗肉,德国人也吃狗肉,怎么他们不怕国际影响?”
“德国人也吃狗肉吗?”
“骗你干什么?我侄儿说的。”
“那肯定是真的。”
“……”
“……”
两人同时沉默,片刻之后,还是刘远山先开口,“甲鱼我这里可以养,但是你能包销吗?”
“废话,你江宁的,不知道彭城有多大?而且这里的农村席面,那甲鱼消耗量,不是论只的,是论筐。一次杀几大盆,简直了。”
“无鱼不成宴嘛。”
“啊?这个鱼是甲鱼的鱼?”
“对。”
欺负张叔叔文化程度低,刘远山也是信口胡诌。
豫章省大多称甲鱼为“团鱼”,再往南些许,也有称“水鱼”的,不过大抵上都是中国人的缘故,这物事跟人牵扯上,总归不是什么美称。
“老刘,那你甲鱼到底养不养?”
“……”
语气还可以更戏谑一点的老张,没必要忍着。
刘县长不想废话,表示可以养殖,但这个种苗选择,要用淮河以北、黄河以南的品种。
其实目前甲鱼养殖都是用中华鳖,不过因为地理因素的缘故,体态和口感上会有变化,比如说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华鳖,就有一种算是半地理志的特产,叫“三黄鳖”,也有称“黄河鳖”的。
特点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