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因为张大安要忙着给学员们上大课和多媒体课而作罢。
张总教头的“核心业务”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安教育”,剩下的都是边角料。
“状元星”卖四十个亿,也不如新东圩港中学本部校区的一根毛。
未来也只有“张安工业联盟”可以跟“张安教育”比一比,但也不是因为什么科学技术上的独到之处,不过是“张安工业联盟”的雇佣员工可能超过了二十万。
“核心产业”的衡量标准,其实就是生产力的质量标准。
而脱离了人来讨论生产力,那就跟去虚拟作品中寻求真实一样荒谬。
庞大的工人群体是人,潜力无限的学生群体同样是人。
作为一个报复社会的重生者,张总教头对钱很有兴趣,对怎么花钱挥霍,那更加有兴趣。
于是尽管不知道姓张的畜生到底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在“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的上市之路上,京城和沪州两地的民间资金和海外资金,费尽千辛万苦,还是把资金通过各种渠道集中到了沪州。
就这么点事儿,直接带来的外汇投资,杂七杂八加起来有个七八亿美元,毫无疑问,都在押注“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这条小黑狗成为“股王”。
其中欧洲渠道更多一些,占到了一半以上,总规模四点六亿欧元,还是相当吓人的。
因为啥也不干,就是冲着那条小黑狗来的,别的都不好使。
民间资本多了其实并非好事,欧美一些财团十分看重优质资本的占比,“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吸引来的外资,按照正常人的思路,那肯定是互联网和高科技相关的外资,但实际上却是以杜邦、陶氏化工等等化学工业、军事工业相关的跨国资本。
这里面牵线搭桥的,是“长三角”地区的老牌地方石化国企,并且跟“张安教育”签署了一份“化工技术专业留学深造合作协议”。
以前受限于各种禁运条例的存在,其实也有各种马甲,但发展到最后,“职业经理人”反客为主,在山头倒了之后,反过来拿捏了海外技术交流的渠道;现在则是借着张大安提供的平台,以及他“核心业务”刚好跟教育产业沾边,于是国内外有意合作的国家和跨国公司,算是一拍即合。
多一条渠道。
给谁不是给,还不如给张大安这个大家都恶心但又大家都放心的。
这事儿还没有传出来,不过国内化工专业比较强的地方院校,已经跟“张安教育”开启了谈判,主要是化学工业相关专业的海外深造,在定向留学这一块业务上,由“张安教育”来承担一个比较特殊的功能。
一般民间留学业务办理机构,主要目的是刷学历,搞个“海龟”身份,小地方拿来蹲坑比较方便。
所以海外找个“野鸡大学”也问题不大,能糊弄小地方的土鳖就行。
可化工不行,化工你找个“野鸡大学”,那是真会炸了。
就字面意义上的炸了。
慎之又慎是肯定的,同时以前不能去的大学专业,现在不仅要去,最好是在科研项目上有合作。
安娜堡分校这种能吃上美国财政饭的学校,在科研内容上其实比较谨慎的,比如拿到美国的军方委托研发项目之后,就会关闭一部分留学生通道,可如果有比较有实力的国际平台,那就可以设置异地同步实验室项目,名头不挂在安娜堡分校名下,由跨国公司实验室来承担。
这时候如果有安娜堡分校的学生消息灵通,那么就可以向跨国公司申请加入研究,当然,前提是能够拿到一份有力人士签名的介绍信。
同理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也是可以这么操作的,甚至还能在欧洲、日本、韩国或者东南亚设置镜像研究机构,只要当地有钱完成镜像条件搭建就行。
张大安要做的就是拿“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去换来杜邦、陶氏化工等等投资部门的青睐,然后又通过“长三角”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来证明自己确实是优质平台。
同时“长三角”地区又拿张大安换来的优质资本,去开辟新的人才培养渠道。
在前沿技术的高端人才培养这一块,“长三角”地区一向就很强,几乎没有短板,所以新增渠道给谁都是轻而易举,主要还是看实力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立场。
“三钱”这个级别的开了介绍信,结果出去搭台子的是汉奸是卖国贼,那不纯纯逆天操作嘛。
现在张总教头铁了心就在大A混,有一黑一,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赞赏,在文宣口径中那还是颇具正面且积极意义的。
至于说张总教头本人到底是个什么立场、态度,其实这会儿跟他已经没多大关系。
上面已经说了,你就是爱国的,你能带大家打上月球。
这个消息在行业市场中引发的震动还是不小的。
“张安教育”之前没有太多国际业务,硬要说有,也不过是技能培训这一块,比如商务日语、商务英语、办公软件培训等等。
有点儿规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