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五章 乡试放榜(3 / 3)  奋斗在晚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不得把宁修生撕了。

    当然其余举人的待遇就远不如宁修了,他们躬身拜见后赵明和只是微微颌首,连嘴皮子都懒得扯一下。

    等到一百四十人全部拜见完座师也用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宁修定睛瞧去,只见赵明和赵大人仍然不定如松的坐在那里,不由得心生钦佩。

    别管这个赵大人人品官品咋样,至少人家坐功了得啊。看来要想在大明官场混,最重要的一条素质便是耐性,定性得好。

    俗话的好,耐得住寂寞才不会成为传啊。

    再看坐在一旁的大宗师仇英就显得有些可怜了。只能他命苦,通常情况下朝廷派来主持乡试的主考官都是临时决定,官位不会很高。这样一来,地方的提学官就有了很大的话语权,虽然名义上是副主考,但也相当于半个座师。

    可这次朝廷往湖广派来的主考官却是位翰林词臣。

    翰林院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清贵无比的上流衙门,“产出”的都是前途无量的“储备干部”。

    赵明和此番担任湖广乡试主考官,明显是历练的成分多一些,相当于镀金。

    仇英浸淫官场多年这点道理如何不懂?

    故而他一直表现的谦让,但凡出现和赵明和意见不一致,他都是紧着赵明和的意思来。

    没办法,不该出的风头一定不能出。要是抢了赵某人的风头不定怎么被穿鞋呢。

    之后诸举人又拜谢了副主考以及各自房官,最后由赵明和赵大人训话。

    赵明和是个翰林词臣,别的本事没有讲话的本事却是一绝。

    宁修不由得感慨,国人自古以来“优点”都是一脉相承的啊。领导讲起话来,那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其实赵明和讲的无非也就是些劝学,以及忠君体国的场面话。

    之所以有劝学,是因为考完举人还不算完,接下来还有进士呢,还得再接再厉。

    之所以有忠君体国,是因为考中举人就相当于一只脚迈入了官场。虽然举人只是拥有候补做官的资格,并不会直接授官,但基本的官场常识还是要有的。

    在封建王朝忠君思想自然是最重要的。

    赵大人训完话后诸举人在解元郎宁修的带领下冲其深施一礼,表示恩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吾辈一定谨遵教诲云云。

    赵明和呢,自然十分满意的捋起下颌短髯,不时轻点点头。

    到这里这个拜谢恩师的活动便差不多结束了,但要以为至此乡试便彻底结束那可错了。因为接下来便是重头戏,鹿鸣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