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经过热带、沿着赤道以南、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背对北极航行的,因而北极对他们已失去了引导作用,航路就变得特别长;所以必须尽可能不离开印度的纬线,从西面对着北极转过身来,这样就可以在北极的反面,和奥隆纳成同一纬度,但是不能再往北开,否则有进入冰海给冻结在那里的危险。在这条纬线上转过身来之后,同样向东走,原来开船时在他们左边的,现在便成了在他们右边的了。这样走,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船不会失事,不会有危险,也不会损失人,安全可靠(除了有一天的工夫须要从“长寿人”①岛屿附近经过),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稳可以到达印度的北方。而葡萄牙人则须要用三年,而且要经过无数的困难和危险,还不一定能够走到。除了有更肯定的论断,我认为从前航海到德意志受到苏威维②人的国王隆重接待的印度人,走的就是过条路。那正是干图斯?美泰鲁斯?塞勒尔在高卢做总督的时候,科尔奈留斯?奈波斯③、彭包纽斯?米拉④以及在他们以后的普林尼乌斯都曾有所记述的。
① 见《旧约?诗篇》第一一四篇,当时是按照民间的调子来唱的。
① 原文macreom 一字是从希腊文来的,意思是长寿的人。
② 苏威维:德意志东北部民族。
③ 科尔奈留斯?奈波斯: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传记学家。
④ 彭包纽斯?米拉:一世纪罗马地理学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