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京师步入腊月,年尾渐浓。
今年皇帝又要办上元灯会的消息传出,京师更是全城沸腾。
去年上元灯会的盛况,让不少老京师人念念不忘,今年朝廷的成就比去年更大,理应好好庆祝一下。
对于百姓来说,皇帝用自己的内帑办灯会,确实是与民同乐的事情。
进入腊月,国子监也放了寒假,一帮贡监生没闲着,沈鲤带着众人整理校舍,准备迎接第一期吏科班的生员。
国子监最不缺的就是校舍了。
国子监最鼎盛的时期,整个国子监中有数千人一起读书,校舍开了一间又一间,连监内的花园都平了建造校舍。
只可惜随着科举的地位上升,监生的出路越来越少,国子监开始了第一次衰落。
而民间书院的兴起,让国子监的官办教育都维持不下去了,国子监又开始第二次衰落。
如今整个国子监中,登记在册的监生有六百人,但是其中真正来国子监上课的不足两百人。
剩下的四百人,要么是花钱捐了个功名的监生,要么是有监生资格但是没来国子监上学的。
国子监大片校舍都废弃了,这也是苏泽每次都瞄着国子监的原因。
张纯擦了擦额头,这次顺天府的吏科试一共录取了二百人,加上主动报名免试的秀才,合计二百四十人。
第一期吏科班在正月十六开学,为期三个月,三个月后参加结业考试,通过的就会由吏部统一安排,进入顺天府区域的官府衙门工作。
作为国子监司业,沈鲤要负责这些吏科班生员的上课和生活。
校舍清理出来,宿舍自然有国子监的杂工帮着打扫。
沈鲤领着监生们清理完了校舍,又将张纯、朱俊棠等几个考中举人的监生喊到了自己的公房。
“你们都考上了举人,如果现在去吏部候阙,也可以等到县学学官的职位了,本官已经提请礼部,准许你们在吏科班授课。”
“当然,这么做会耽误你们的学业,所以本官也和祭酒商议了,国子监给额外一份廪俸,如何?”
听到这个待遇,张纯等家境贫困的监生都意动了。
大明监生的待遇,是每月给米一石。
京师的粮食价格,贵的时候一石米是一两银或者一银元,便宜的时候是四五钱银子,也就是五黄铜币。
此外监生还有免徭役的权力,以及乡试给童生县试担保这类的额外收入。
张纯他们还在给《乐府新报》当采风使,现在随着报馆财大气粗,对于他们这些采风使的待遇也更加正规。
从刚开始的时候给多给报纸五张,现在直接折银,每个月给一银元。
监生吃住都在国子监内,如果再给廪俸一份,那每个月差不多就有三银元的收入了。
这个待遇已经接近七品知县明面上的俸禄了。
众举人都对这个待遇满意,纷纷答应下来,沈鲤挥挥手,让他们回去读书去了。
送走了学生们,沈鲤叹了一口气。
国子监也算是翰林清流升迁过渡的路线,他的前几任都是蜻蜓点水过渡一下,然后等礼部有了空缺就升过去,这算是翰林升迁的路线。
怎么到了自己,就在这司业位置上做了近两年呢?
更糟糕的是,原本很清闲的国子监司业,现在变得非常的忙碌。
吏科班开设在国子监,听说宫内的营造学社也要扩招,宫内的房子不够用,内阁也准备将营造学社搬迁到国子监来。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无非就是多了一些听课的工部官员和太监罢了。
前些日子,刑部侍郎李一元上书,锦衣卫镇抚司的民案司业务能力低下,印花钱征收不力,所以请求设立律科班,提升这帮人的业务能力。
隆庆皇帝自然没有不许的,朱笔一批,这帮东厂和锦衣卫又要来国子监上课了。
满朝诸公把国子监当什么了?都往国子监里塞?
可沈鲤不过是个小小司业,也只能咬着牙接受下来。
——
东宫到了腊月也开始放寒假,定国公徐文壁受太子召见,来到东宫,却发现苏泽也在场。
见到苏泽,徐文壁这个超品大员也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和苏泽寒暄了两句。
对于他们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臣,政治待遇主要靠投胎,努力反而是减分项。
你一个勋贵努力上进要做什么?这都不敢想!
所以大部分勋贵的生活目标,都转移到了赚钱上。
谁不知道,苏泽是京师的财神爷。
京师这么几个赚钱的产业,哪个不和苏泽有关?
就说国丈武清伯李伟家的庄子,靠着种土豆赚了多少?
就连武清伯隔壁的几个庄子,也靠着偷武清伯家的土豆种苗发了财。
听说太子又给武清伯一种名为红薯的作物,听说这一次武清伯亲自披甲,每日拿着长矛巡视农庄。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