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如铁壁,塞虏骑于北;三营若虎贲,镇骄兵于内;棱堡作机枢,断胡虏之交。”
苏泽上了这份奏疏,查看【手提式大明朝廷】的模拟结果。
——【模拟开始】——
《附议辽督并请设通辽棱堡疏》当日送到内阁,高拱、张居正和赵贞吉都票拟赞同。
朝中反对声浪巨大,皇帝也担心再启辽东战事,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400点。】
【是否花费300点威望点,确保奏疏完全执行?】
苏泽果断选了“是”。
十一月二十六日。
本来隆庆皇帝想着马上可以过年了,他正在筹备着今年再办上元灯会的事情。
可没想到年前还起了风波,谭纶的上疏让朝堂争议不断,而内阁辅臣又站在谭纶这边,搞得内阁和外朝大臣的关系紧张起来。
这时候他不方便再提上元灯会的事情了。
原本隆庆皇帝已经准备驳回谭纶的奏疏,让他速速离开京师,平息这一次的风波,然后再和阁臣商议,最好和去年一样,由首辅李春芳主动提出来办灯会,事情就好办多了。
可没想到苏泽又是一封奏疏,让朝堂的气氛更加紧张。
隆庆皇帝原本都盘算好了,登莱市舶司的镇守太监张诚都已经安排大名府的扎灯匠人入京了,安置在东市厂坊内。
可一旦朝争起来,内阁肯定不会再提灯会的事情了。
虽然不至于因此迁怒谭纶,但是皇帝也想早点将他打发回辽东。
就在隆庆皇帝下定决心,要驳回谭纶和苏泽的奏疏,平息这场朝议的时候。
司礼监秉笔,执掌东厂的冯保快步走入御书房。
“陛下!东市厂坊出事了!”
东市厂坊!
隆庆皇帝站起来,大名府的扎灯匠人就被安排在东市厂坊,要是被那帮言官发现内廷偷偷安排扎灯匠人进京,那言官肯定要大闹一场,上元灯会肯定办不成了!
“出了什么事!”
冯保连忙说道:
“是辽阳总兵李成梁的女真义子,东市厂坊喝酒闹事,惹来了巡城御史!”
女真义子!?
隆庆皇帝立刻说道:
“速速派遣锦衣卫过去!”
——
苏泽也没想到,系统竟然用这样的方法通过了自己的奏疏。
【辽阳总兵李成梁的女真仆从在东市厂闹事,巡城御史逮捕了这些女真人,搜检期间,发现了皇帝秘密召入京师的扎灯匠人。】
【李成梁因为驭下不严,革去总兵职位,杖责二十发还辽东。】
【因为办不成上元灯会,巡城御史又审出女真人种种罪行,皇帝大怒,通过了你的奏疏。】
【大明国祚+5】
怎么只加了五点国祚?
难道是因为大明科技发展,女真人已经不是灭国的威胁?
也对,如今大明国祚都加了72年了,女真也肯定不是灭亡的主要原因了。
不过能稳定辽东局势,也消弭了不稳定因素,加五也不算很多了。
只是苦了李成梁。
苏泽嘴角也压不住笑意,要知道李成梁可是活到九十岁才寿终正寝的,打二十板子应该没问题吧。
再说他,他带着一帮女真义子入京,还驭下不严,挨板子也是应该的。
但是在想到皇帝因为这档子事,办不成自己心心念念的上元灯会,竟然也只是打了李成梁二十下板子,这位隆庆皇帝果然宽厚。
对于大明的将领来说,降职撤职其实都是正常的事情,反正只要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就能官复原职。
戚继光和俞大猷就是这样,他们在抗倭战争中降职撤职好几次,最后也都升迁上去了。
隆庆皇帝也就是打了李成梁的板子,还让他回到辽阳,估计也是让他在辽阳戴罪立功。
这样一个宽厚的皇帝,确实十分难得了,一想到隆庆皇帝想要办个灯会还和做贼一样,苏泽看了看自己的剩余的威望值,抽出一本空白题本。
《请再办上元灯会普天同贺疏》
——【模拟开始】——
《请再办上元灯会普天同贺疏》当日送到内阁,阁老们都票拟赞同。
皇帝立刻同意了你的奏疏,但是言官反对声浪不断,隆庆皇帝又被迫收回成命。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145点。】
【是否花费100点威望点,确保奏疏完全执行?】
看完这个模拟,苏泽都有些无语。
皇帝您怂什么啊!
内阁不都支持您了!
竟然能被言官喷到收回成命,苏泽只能感慨隆庆皇帝还真是怕事!
阁老都撑您了,陛下何故先降?
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