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 上任山东清吏司员外郎(1 / 3)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苏泽接过了中书舍人夏炜递过来的腰牌,挂在了腰间。

    如今苏泽的腰间已经有三块腰牌了,一块是进出皇宫的腰牌,一块是进出东宫的腰牌,再加上这块户部的腰牌,一走起来腰牌碰撞发出声音,惹得户部的官员都投来注视礼。

    夏炜低声说道:

    “苏翰林可以用布袋包住腰牌,阁老们都是这么做的。”

    苏泽连忙表示感谢:

    “多谢夏中书提醒。”

    夏炜带着苏泽来到了节用堂。

    上次和张居正会面是在内户部的正堂,也就是户部正印官的办公场所。

    这次张居正是在外户部的节用堂,这里是外户部十三清吏司的郎中议事的地方。

    堂名节用,这也体现了大明户部的理财思路,那就是节流。

    历朝历代,对于财政政策有两个流派。

    一种是开源派,这一派主张多收税,朝廷承担更多的社会治理责任。

    一种就是节流派,这一派主张少收税,朝廷尽量不要参与社会治理,能不管就不管。

    当然,大部分王朝都是既要又要的,但在财政政策上总要有所侧重。

    也许是吸取了大宋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最后却还是灭亡的教训,大明立国确立的财政政策就是节流派。

    张居正坐在节用堂的主座上,在下首站着一堆官员,站在这堆官员前列的,是一名身穿六品官袍的中年人。

    向张居正见礼之后,张居正向苏泽介绍道:

    “子霖,这是山东清吏司主事魏恽,他是先帝四十一年的进士。”

    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那就是申时行的同年了。

    苏泽看向这位名叫魏恽的主事,此人也是张居正的弟子。

    也难怪张居正对户部控制这么深,气的户部尚书都不来上任,从人事安排上来就能看出来。

    魏恽虽然比苏泽更早中进士,算是科场前辈,但是他科场第次不好,要不然也不会在户部做主事。

    而苏泽早就已经名满京师,现在又是魏恽的上司,更重要的是张居正的态度,让魏恽对苏泽毕恭毕敬。

    张居正又说道:“山东清吏司的郎中出缺,你师相高阁老一直不给补,现在就只能抓你这个员外郎做事了。”

    主官空缺?

    苏泽甚至怀疑,这个山东清吏司员的职位是不是张居正特意留给亲信门人的,临时抓了自己来填坑。

    苏泽也没有继续多想,张居正接着问道:

    “你没有在户部任官过,知道这山东清吏司的职责吗?”

    苏泽是将整个大明会典都记在脑子里的人,他立刻说道:

    “山东清吏司掌理山东省钱粮收支数目,兼掌在京锦衣等三卫及辽东都司之俸饷,并掌天下盐课之事。”

    大明户部的十三清吏司,对应的是大明十三省,但是除了对应省的职责外,还要对应相应的职责。

    山东清吏司还有额外的职责,但是最后这个“掌天下盐课之事”,才是张居正调自己来山东清吏司的原因。

    果不其然,张居正开口说道:“陛下已经下旨,废灶乐工户籍禁锢。”

    “登莱巡抚涂泽民上书,在登莱用新法制盐,所耗倍减,产量倍增。”

    张居正看向苏泽,涂泽民本来就是苏泽推荐的,张居正认为涂泽明的制盐法肯定和苏泽脱不开干系。

    不过身为阁老,张居正也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他向苏泽和魏恽问道:

    “虽然陛下圣恩废灶籍,允许灶户自寻生计,但是盐法是国家大计,魏恽,你说说看?”

    先问魏恽,看来这个魏恽在张居正心中的地位还是可以的,应该属于“可造之材”那一档的。

    魏恽想了想说道:“师相,学生以为应该先通令各盐所用新法制盐,等新法普及后,再宣布废除灶籍的政策,允许灶户自择。”

    张居正未置可否,然后看向苏泽。

    苏泽说道:

    “张阁老,陛下的隆恩,当然要第一时间让灶户知晓,否则朝廷的信义何在?”

    “阁老,下官以为,应该向灶户说明朝廷的政策,愿意留用的由盐所返雇,不愿意留用的任其自去。”

    又怕张居正犹豫,苏泽又说道:

    “新法制盐所耗远少于旧法,而灶户多是贫苦百姓,不会贸然而去,这一两年盐业无虞。”

    “等过上几年,新法已经推广,各地盐产必定大增,那时候灶户要走,盐政也不会有问题了。”

    听到这里张居正点头,但是他又问道:

    “盐所的雇钱何所出?难道再发宝钞?”

    张居正不愧是大明财政人,上来就算成本。

    苏泽微微吸了一口气说道:“下官以为,请榷卖盐引。”

    “榷卖?”

    苏泽说道:

    “张阁老,我朝开中法已经名存实亡,两淮等地的盐引早已经淤塞超过五十年,甚至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