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章 国祚加五(2 / 3)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高密是个穷县,沈思孝在上任前就已经做了准备,要在这种穷县做出政绩,只有在“催课”上做出点成绩来。

    刚刚公堂的那一幕,其实就是沈思孝和自己的师爷预谋好的。

    沈思孝当然知道百姓都是穷鬼。

    但是他一个外地官员,想要从本地豪族头上刮到油水何其困难。

    所以沈思孝想到的是这按亩均输的办法,就是直接按照土地征税,管他穷人富人一起征收。

    只要自己能完成催课的目标,沈思孝也不介意“苦一苦”百姓。

    反正自己上面也有人,有了政绩再疏通一下,自然就能离开高密。

    这也是沈思孝在京师招募帮闲,让他们年后赶往高密的原因。

    要从本地百姓手里征粮,本地的吏员衙役都是靠不住的,沈思孝全部要用自己人。

    至于这些京师的无赖帮闲会怎么盘剥百姓,那就不是他沈大县令要担心的事情,他是按照衙门的账册依法追缴欠粮的,谁让你们高密百姓自己不老实,不交足粮食呢?

    沈思孝满意的回到后衙,思量着自己在京师招募的帮闲是不是该到了?

    ——

    次日,沈思孝担忧吴典史捣乱,特意给他病假,强制让他回家休假。

    吴典史更加忧虑,典史不是官,但也是吏部挂了名的,没有过错县令也是不能随便开革的。

    但如果真的让沈思孝做出成绩来,靠着威望他就可以往衙门掺沙子,将吴典史边缘化。

    本来吴典史在家闭门谢客,却突然闯入一名风尘仆仆的铺兵。

    “什么!”

    吴典史一拍桌子站起来,向前来通风报信的铺兵问道:

    “你确定!?”

    前来报信的,是登州府衙门的一名铺兵,明代在州县设置急递铺,设有铺兵负责传递公文消息。

    但是显然这名铺兵并不是带着公文来的,而是吴典史在府衙担任书吏的姐夫,私下派过来的。

    “千真万确!消息明天就能传到高密了!”

    吴典史激动的来回踱步,沈县令招募的帮闲在龙泉驿出了事,殴打了前往驿站查验勘合的监察御史!

    作为官场中人,吴典史知道这是天大的事情!

    那御史是那么好惹的吗?

    你沈县令在高密县是一方父母,是县衙大老爷,可是在都察院的御史眼中,那可什么都不是!

    你的亲随仆从殴打御史,那你沈思孝是不是御下不严?

    如果再继续查下去,一旦被御史盯上了,沈思孝这个区区县令,到底还能当多久都是未知数。

    一想到这里,吴典史本来都因为催课被逼上绝路,此时又觉得柳暗花明了!

    这名铺兵也是吴典史姐夫的亲信,他又说道:

    “张令君打听到消息,咱们登莱巡抚涂大人,似乎对你们沈知县不满。”

    吴典史眼睛一亮。

    县之上是府,主官是知府。

    但是朝廷有时候会将几个府上设置一名巡抚,原本巡抚是地方监察长官,但随着监察机构行政化,巡抚就成为府之上的主官。

    而原本府一级之上应该是承宣布政使司,官场上也称呼为“道”或者“省”,都察院就是分十三道来监察地方的。

    可在省里,分别设承宣布政使司,主官布政使,主管民政。

    都指挥使司,主官都指挥使,主管军事。

    提刑按察使司,主管按察使,主管司法。

    三司职权分离,看起来权力很大,实际上却逐渐失去了对府县的控制力。

    这时候,负责民政和督查的巡抚,就成为各府的真正上级。

    登莱巡抚涂泽民,吴典史在他到任的时候就打听过,这是一位精明强干的老官员了,履历也十分的丰富,据说在朝中也得到了阁老的支持,是来登莱主持开港事务的。

    涂泽民这个巡抚,是沈思孝上司的上司,既然他表示过对沈思孝的不满,那吴典史仔细想了想,决定赌上一赌。

    他将自己这些日子搜罗到的,有关沈思孝的黑材料,特别是沈思孝要用均输之法追缴积欠的证据,全部都绑在身上。

    接着吴典史又借了一匹好马,和铺兵一起,向涂泽民驻节的莱州快马而去!

    ——

    次日,高密县衙。

    “东翁,不好了!”

    沈思孝的同族,就是献策均输之法的沈师爷,一脸慌张的冲进了后衙。

    “谢大等人被抓了!”

    谢大,就是沈思孝在京师招募的帮闲头目,听到他们被抓,沈思孝立刻站起来说道:

    “我不是给了谢大都察院的勘合吗?谁这么大胆子敢抓他!”

    沈师爷一脸苦涩的说道:

    “说是都察院两位御史去龙泉驿检查勘合,和谢大起了争执,谢大就将两名御史给打了。”

    “谢大知道闯了祸,想要逃跑,还是被顺天府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