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赵家年轻一辈组团在景星坊拿地盖房,沈家兄弟得知之后气得跳脚,想要质问温故也没办法,沈夫人先派人警告了一顿。
于是,没几天,朝晖坊赵家一群年轻人,和祥汇坊沈家的年轻人,又干架一场,并各自宣传胜出。
同时都憋着一股劲,平日遇到了也互相怼几句。
沈家的人:我万福园第一期肯定是先建好,你们买了地又能怎么样?能赚钱吗?都跟在后面吃屁去吧!
赵氏家族:我们就要买地,就要占一片!我赚不赚钱无所谓,就爱看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随后,沈家清流兄弟往景星坊又派了两名监工,说是监管工地,实则监视赵家动静。
而赵家那边私下里琢磨琢磨,他们也派人入驻!工地暂时没法立刻开建,当然也没必要派监工过来,但形式还是得走一走,这方面也不能输!
很快,赵晗他们画画的小办公室,多了一个成年人的工位。每天轮流有赵氏家族的年轻人来刷个存在感,顺便也帮弟弟妹妹们干点手工活,总不能干坐着。
温故没有去理会赵、沈两家二逼青年们的争斗。
在商队到达之前,画册终于印了出来。
在画册中无关故事情节的页面,有一张插图。赵晗画的时候夹带私货,灵火诛邪的故事主角形象图,有一张是穿着巡卫司制式服装的!
在赵晗他们这些小孩眼中,歆州三大军事机构,巡卫司、狝狩军和城防军,这里面还是巡卫司最酷,因此在画的时候,各种威风凛凛的武服、甲胄等,在脑中过了一遍,最后选择参考巡卫司。
甭管怎样,这个私货通过了赵少主的审核,最终被印刷出来。
供给世家大族的是精装版,带彩页,也贵。当然这个贵只是对普通人而言,大户们试读之后,都是五册十册的买,其中有多半会委托商户带到别的州。
不过这些寄出去的可能就是删减版了——裁掉夹带私货插画页的那种。
又是数日过去。
最近没有再降雪,气温小幅度回升,商队终于有了动静。
外来商队需要在歆州城外城区指定地点隔离一天以上。
商队刚到,温故就收到了消息。
第一个到达的,是盛氏家族的商队。
“盛家如今掌权的一辈,主要有两人,盛丰、盛稔,据说两人皆是精明干练、行事果断之人,如今投靠董阀。”
温故回想着关于盛家的信息,也让程知和何小弟多了解。
正在抄录文书的何小弟停笔说道:“岁丰年稔?莫非他们是卖粮食的粮商?”
“盛和粮铺,听说过吗?”温故问道。
何小弟摇头。
程知很快在记忆中找到:“我们那儿有!以前书院所在的城里有盛和粮铺,我老家那镇上也有!”
他老家那个小镇紧邻河道,来往运货的船只很多,有时候会在那里停留。运粮食当然也方便。
程知回想起当初镇上曾流传过的故事,说道:“听说盛和粮铺的东家,祖上也只是农人,然而短短几十年就成了大粮商!气运极好!”
何小弟闻言,露出佩服羡慕之色。
论身份,士农工商,商贾地位确实低一点,但也看跟谁比!
程知、何小弟,他们两人读书都是全家拼死拼活供养,远比不上那些富裕之家。
温故只是笑了笑:“民间传言听听就算了,别太当真。”
盛和粮铺什么时候出现的?
是朝廷政策松动,出身商贾之家的人可以应试为官的时候!
在那之前,盛家声名不显,但其实祖上也不是普通的“农”,人家是大地主!
盛家发达绝不止百年!
商人身份不能科举应试的时候,盛家就是“农”。
钻户籍漏洞,绕过工商异类的“身份隔离”,联结士人,获得更多权力,或许早就在做了!
而一旦朝廷对商贾政策从“全面禁止”到“有限开放”,商户子弟能应试了,各地的盛和粮铺也就光明正大出现了,并快速占领市场。
名声也经营得不错,还有“普通农人依靠自身拼搏和气运成为大商人,后代科举入仕”的励志故事在民间传播。
关于盛氏家族的这些信息,都是姨母沈夫人告诉温故的。
沈家也是商贾,颇有资财。
但是!
沈氏后代在读书资质上完全只能眼馋别家!
即便政策松动,也无人应举。
是不想吗?!
做梦都想!
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才华!
别说科举了,连经商的才能,下一辈继承的也不多。
已故的沈老爷子,也就是温故的外公,当初做了几手准备,既然走仕途赛道走不通,就走姻亲赛道!
儿女结亲专挑有潜力的诗书之家,比如温家。以及,有潜力的落魄世家,比如北地赵家。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