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零六章 那可是黑土!将北大荒建成北大仓!(2 / 3)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蒸汽机,将铁路铺到各个地方去,若是再能将电报也给弄出来,那么对于各个地方的控制,就能够得到一个特别好的加强。

    也就不容易,出现了东北王,这等存在。

    至于说,自己今后迁都北平之后,会不会如同老四那样,也在南京这里留上一套班底儿。

    这事儿是根本不可能的。

    老四那不过是强行迁都,所弄出来的一些权宜之计罢了。

    而这个两京制度,也不利于南北融合。

    不可否认,在对南面这里进行收税,管理等事情上,南京的存在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弊远远大于利。

    大明本身就面临着,南北分裂的这么一个大问题。

    南京这里留这么一套,只缺了一个皇帝的班子在。

    而且,又掌握着钱袋子。

    对于大明的危害,简直不要太大。

    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首脑比较好。

    没必要再来这么一套。

    若是强势,有手段的皇帝在位,很多事或许不明显,可一旦皇权弱势,那么两京制的这种弊端就会被无限的放大。

    原本的历史之上,大明最终被穷死,除了种种原因之外,这个两京制度也在里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等事儿他既然知道了,自然要避免。

    同时,他这边还决定,今后这蒸汽机等各种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铺设的第一条铁路就要从应天这里前往北平。

    只一个大运河还不行,需要再来一条铁路才可以。

    马皇后看着自己家重八的模样,就知道只怕重八对于东北纳哈出等人所占据的地方的谋划,还不仅仅只是他所说的这些。

    但她并没有再多问

    后宫的事儿她管,别的更多的事,她若是想了解了就问一下,不想了解便也不用再多问。

    因为她太清楚了,自己家重八在这上面能力有多强。

    她相信自己家重八。

    整个大明,再没有哪个人,比自己家重八,更盼着大明好了。

    ……

    “真的是要在明年清丈山东了?

    看这样子,只怕刚一过年便会开始。”

    衍圣公孔希学,看着手中的报纸出声说道。

    神色显得凝重。

    虽然早在一开始的时候,他这边就已经知道,关于山东这边的清丈,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很有可能清丈了江西之后,紧接着便要清账他们山东这里。

    但知道归知道,在没有得到真正的情报之前,那都不过是猜测而已。

    这个时候猜测成真了,心里面自然而然,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触动。

    看来,自己这里先前的考虑没有错……

    看了一会儿后,他的心情逐渐平息。

    不过是预料当中的事情到来而已。

    有江西那边的事儿在前,不会有人犯傻。

    又有自己提前做出的交代,进行了分说。

    那么,这一次的清丈田亩之中,自己孔家这边就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就算是朱元璋那里,想要对自己孔家这边下太多的狠手,也没有办法去做。

    想着自己的种种安排,衍圣公孔希学,最后的一丝不安也消失了,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他可和那些毛头小子不同。

    对于如何自保,趋利避害,他这里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步步走下去就行,最终获得胜利的,必然是他们孔家!

    朱元璋做的再多,也不过是伤一下他们这边的皮毛而已,不足为虑!

    对于这些事儿,他现在是越来越越发的有信心。

    心中计较已定,便接着去看报纸上的其余内容……

    ……

    安南这边,一个身披僧衣的和尚,走进了高门大院之中。

    虽是一个僧人,却没有任何人胆敢小觑。

    这可不止只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更为重要的是这和尚,不仅仅经念的好,别的能力也同样强。

    如今,早已成了他们这边举足轻重的人物,手中权柄极大。

    不仅如此,直接属于他掌握统领的兵马,都已经有了五千之多。

    这个和尚不是别的,自然而然便是道衍了。

    对于自己现在,取得的一些成就,道衍还是比较满意的。

    距离他一人取安南归华夏的目标,又大大的迈进了一步。

    不过,还需接着努力。

    取早日获得更高的权柄,把事情给办成了。

    此时,也不知大明那边变成了什么模样。

    不知北元王庭有没有被打下来。

    如此的想着,道衍又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一年多的时间里,足可以发生很多的事儿。

    也能做出不少的改变来。

    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