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五三章 不是……陛下他来真的啊?!(2 / 3)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罗贯中事情做的是很好,也很卖力。

    把他放在大明日报这事上去,最适合不过,简直就是如今大明第一笔杆子,战斗力格外的强。

    对于这样的人,自然是要进行一定的奖赏。

    让他在接下来干活更卖力气。

    寻常的奖赏都不太好使,朱元璋思来想去,觉得把这首词拿出来奖赏给他最好。

    这就叫因人制宜。

    最好的赏赐,就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赏赐到人的心坎里去。

    现在看罗贯中的反应就知道,自己把这首词拿出来,赏赐给罗贯中,效果比给他升官发财还要好。

    这就叫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儿。

    “罗先生喜欢就好。

    罗先生的功劳,咱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会忘了罗先生出的力气。

    这清丈田亩,建立黄册,以及取消人头税,都是国朝大事。

    舆论上面一定要做好,不能让人在这上面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把好的给说成坏的。

    要务必把这些事情的好处,以及实行的必要性等等都给说清楚。

    防止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在这上面乱来。”

    “陛下,您请放心,臣回去之后,便再度撰写一些文章,把这事儿向人说明白。

    臣准备在三国里面增加一部分情节,讲一讲东汉末年那些世家大族,是如何侵占田亩,隐匿丁口,残害百姓的。

    再讲一讲玄德公他们,是如何进行清丈田亩。

    那些豪强们,又是如何反对,如何阻碍玄德公他们的。

    而玄德公和云长将军他们又是如何进行应对,大得民心的。

    把百姓们在这里面所得的好处,都给说清楚。”

    “好!”

    朱元璋闻言赞了一声,面上笑容更甚。

    因为这正是他最为想要看到的结果。

    或者可以说是,已经超出了他先前所想。

    原本,他给罗贯中这首词时,就是觉得罗贯中做事确实很认真,很卖力,值得奖赏。

    要适当的给他鼓鼓劲儿,让他在今后做事情更加卖力。

    同时也有想着让他在清丈田亩,以及取消人头税等这些事情上,再多做一些事儿。

    但是,却绝对没有想到,让他在三国演义正文当中,来添加一部分这样的情节。

    罗贯中的这个惊喜,是给的太大了。

    罗贯中在写作上面的能力有多强,自不必多说。

    三国演义的精彩程度更是毋庸置疑。

    只看现在讨论度,就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依照罗贯中的才华,以及现在三国演义的热度。

    他在三国演义里面构思出这样的情节,并将之写出来进行发表,那能起到的作用有多大,简直是不敢想象。

    有了他的这个举动,必然能让接下来的许多人,对清丈田亩,取消人头税,都有一个特别深的了解。

    让底下的众多百姓,能不受人蛊惑,或者是少受到人蛊惑。

    明白清丈田亩,究竟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要清丈田亩。

    将之给这在里面去,不知要比朝廷这边下多少相关的政策,以及在大明日报上面,发表多少的文章,效果都要好。

    报纸等这些都只是一时的,很多人看了之后,很快就会将之抛到脑后。

    传唱度远远不够。

    可若写进里面去,依照三国演义的经典程度,那是能够长久流传下去的。

    传唱度,简直是杠杠的。

    罗贯中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棒了,不愧是能写三国演义的人!

    不愧是自己看好,并委于大任的人。

    自己这首词给的实在是太值了!

    自己先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让罗贯中,在这里面添加私货呢?

    当然,看罗贯中对三国演义的重视,若自己没把这个词给他,想要他在里面添加私货,只怕也并不简单不容易。

    “罗先生的这个想法好,罗先生回去后就好好的构思构思,将之给写出来了。

    以罗先生之才,能定然能让人明白,这清丈田亩是什么,意义为何。

    对于百姓们又有多大的好处。

    能让那些反对清丈田亩之人的丑恶行径,无所遁形。

    让他们鼓动不起百姓闹事。

    我有罗先生,可抵十万兵!”

    朱元璋满是笑容的对罗贯中进行了高度的肯定。

    罗贯中行礼:“这是臣应该尽的本分。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陛下如此待臣,臣又岂能不尽心竭力为国尽忠,替陛下分忧?

    这是臣的分内之事。”

    罗贯中离去了,朱元璋的好心情却没有消失。

    罗贯中,那这一手在他预料之外,堪称神来之笔。

    接下来,相应的情节写出来并发表出去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