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来自朱元璋的强势反杀(2 / 7)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下去的空印案,又要掀起滔天波浪了。

    不知多少人又会被牵连进去!

    日蚀发生,趁机上书言事不是不可以。

    可是以揭帖的形式,弄这等话进行流传,可就真的太不懂事了。

    “这事我知道了,本相立刻前去见陛下,请陛下圣裁。

    你先回去,立刻着手搜查,看看能不能抓到张贴揭帖之人。”

    胡惟庸读罢揭帖之后,神色凝重的对李承恩说道。

    李承恩闻言,立刻出声应下。

    辞别胡惟庸,拖着有些发软的腿,咬牙切齿离去。

    势必要找到张贴揭帖之人,将其千刀万刮了!

    ……

    “上位,写此等揭帖之人,居心叵测。

    应天府尹已全力追查,务必将其寻寻到!”

    武英殿内,胡惟庸对着皇帝,一脸严肃的出声说道,带着适当的痛恨。

    朱元璋看着这揭帖,暗自笑了笑,这当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它娘的跑出来了。

    独夫民贼这样的词,都给自己整上了,这扣的帽子是真不小。

    不过,朱元璋对此却并不以为意。

    若天下官吏士绅,一直都这个样子,那他是不介意做独夫的。

    他们口中民,只是指他们这些士绅官吏,那自己也一样不介意做一个残民之贼!

    “不用让应天府去查了。”

    朱元璋摇头说道。

    闻听朱元璋此言,胡惟庸不由为之一怔。

    皇帝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大度?

    发生了这等事,竟然不让人去查?

    “咱已经知道是谁干的了。”

    胡惟庸低垂着头,瞳孔为之一缩。

    果然,皇帝组建锦衣卫,不仅仅只是因为觉得,原本的亲军都尉府里,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忠心之人,用着不顺手了。

    更为重要的,乃是为了重建检校,接着监视天下。

    虽然到现在,皇帝那里都没有明确说,锦衣卫有这个职能。

    可先前锦衣卫主要负责的空印案,已经初现端倪。

    如今皇帝又来一句,他已经知道是谁干的之后,彻底印证了他的想法。

    若非锦衣卫有此等职能,皇帝又有了耳目,岂能这般快就得到消息,还能准确的知道是谁干的?

    这事,可太严重了!

    谁想有这么个玩意,一直在盯着自己?

    当真是哪哪都不自在。

    今后必须想办法,让皇帝把锦衣卫裁撤了才行!

    自己等这么多一心为国,志虑忠纯之人在做事。

    把国家给治理的这么好,皇帝居然还弄锦衣卫,要暗中恢复检校职能,当真过分。

    就不怕寒了自己这些忠义之士的心?

    狗皇帝行事真过分。

    “上位,此獠是谁?到底是多丧心病狂,才能干出这等事?

    让臣看看这等无父无君的禽兽,是何面目。”

    胡惟庸的声音里,满是义愤填膺,带着强烈的愤慨。

    朱元璋道:“且等等吧,此时不宜泄露,咱也未曾令人抓捕,今后自然真相大白。”

    这话出口,瞬间就让胡惟庸有种,脊背微微发寒的感觉。

    不是因为觉得皇帝不信任自己,而是觉察到了皇帝这一手的可怕之处。

    京师出现了直接针对皇帝的揭帖,这等严重的事情,皇帝说他知道了是谁,却又不明说是谁,也没有抓捕。

    这岂不是说,等于皇帝在接下来,看谁不顺眼,都能顺势把这个大帽子给扣到头上去?

    引而未发,才最是折磨人。

    再配合着已经在空印案里,绽放光彩的锦衣卫,这一手,当真狠辣!

    尤其是想到,昨天还有今天,自己送到皇帝这里的,众多借着日蚀上书言事的奏章,无一例外,全都被皇帝留中不发后,胡惟庸心里就更加没底。

    这次的事情上,还是不要对皇帝逼迫太紧才行。

    不能指望着一个日蚀,就真的能让皇帝升起多少敬畏之心……

    ……

    正所谓好事出门,坏事传千里。

    哪怕李承恩已经尽可能快的行动,让差役把城内的揭帖给尽数揭下,可还是太晚了。

    这揭帖的内容,已经风一般的传播开了。

    自然无人敢大声议论,但各种窃窃私语,却到处都是。

    无数人都被这个劲爆的消息,给撼动了心神。

    不过反应各不相同。

    有人恐惧,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暗爽。

    有人后悔之前,趁着日蚀发生,趁机上了奏章上书言事。

    有人则觉得,应该趁此机会继续上书,趁热打铁,让皇帝感受到压力,下罪己诏。

    哪怕不能挽救那些,因被空印案所牵连的无辜,也能让皇帝知道,他这般随意妄杀朝廷大臣,杀天下官员是错误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