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八章 黎渊社的终极布置(2 / 2)  大明神探1546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结合后续的发展,海玥很快了然。

    周宣的铁面判官之称名副其实,他屡破奇案,立下大功,却因朝中没有后台,久历地方,但当时陆炳说过,陛下已经关注到这位能力出众的老臣,结果周宣却先一步堕落,由此格外惋惜。

    可事实上,周宣曾经不被重视的经历是真实的,当时的倾述亦是真情实意,但他并非撑到黎明到来之前,先一步堕落,成为了方威的同谋。

    包庇此人的罪行,是有意为之。

    “锦衣卫都指挥使王佐,是第一个嗅到黎渊社腥气的人,可那帮缇骑掘地三尺,连贼人的影子都摸不着,陛下不得不另行安排。”

    “最初是一个内侍,借采珠之事,来到老夫家中,告知这些事情,当时只知秘密结社叫黎渊社,胆敢谋害天子,大逆不道,却始终未能抓到蛛丝马迹。”

    “老夫借着方威之案获罪,一路槛送入京,颇多狼狈愤慨,终于得到了这群贼人的注目……咳咳咳!”

    周宣露出回忆之色,缓缓述说当年的因果,气息却逐渐衰弱,更是激烈咳嗽起来,指了指下面的卷宗。

    海玥边听边看。

    上面每一行简短的字迹,都记录着周旋与贼人的斗智斗勇。

    这位获罪罢职的老人,依旧默默守护着那份“判官”的执念。

    可惜的是,黎渊社当时还是谨慎的。

    与周宣接触的,表面上只是一个京师闲汉,号称有三法司的门路,帮他免罪,报酬则不是寻常的金银,而是周宣的地方人脉。

    周宣做了三十年的刑名,辗转浙江、福建、两广多地,带出来的弟子也有不少,哪怕多数只是州县的底层官吏,一旦利用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显然,黎渊社看重的不是周宣本人,恰恰是他这勤勤恳恳三十多年的积累。

    不过就在周宣与之拉扯的同时,另一边的黎渊社贼子也开始逐步落网,由于三垣堂的内乱,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人手。

    从结果来说,周宣付出了偌大的代价,却未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但更重过程的海玥已然露出由衷的敬意:“周老冒此奇险,令我钦佩!”

    “你就不必安慰老夫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啊!”

    周宣语气里并无自怨自艾,有的都是欣慰,旋即又瞬生出几分锐利:“直至天子南巡,黎渊社的贼首‘渊天子’终于落网了,卷宗在下面!”

    海玥取来第三份卷宗,发现里面对于王佐之死毫无避讳,更是直接将杜康嫔的身份道出。

    “杜康嫔还活着?”

    “活着!”

    周宣眼神稍稍一闪,有了些许躲避,但最终还是坦然道:“陛下早有绸缪,自是不怕这贼首再起风波!”

    海玥了然:“可是用你们,替代黎渊社的人手?”

    “是!”

    周宣缓缓点头:“经此之后,黎渊社已非秘密贼社,而是天子暗卫!”

    ‘果不其然……’

    海玥毫不诧异。

    嘉靖有一个毫无保留相信的人,即生母蒋太后。

    蒋太后死后,嘉靖就是一个人都不信了。

    包括陆炳和黄锦在内。

    或许有份从小到大的亲近在。

    但若说全部的信任……

    没有。

    这样一个猜忌心重到极致的皇帝,当然更不可能信任一群倒戈过来的贼子。

    现在的揭秘,可以说补全了最后一块拼图。

    嘉靖早就安排了一批人手,用来调查藏于黑暗中的秘密结社。

    刑侦破案能力出众的周宣,由此被选中,与他类似的肯定还有一批人手。

    而当杜康嫔落网,交代出黎渊社的隐秘后,嘉靖干脆用自己培养出的这一批隐秘班底,将黎渊社上下替换。

    由此与锦衣卫一明一暗,形成监控天下的力量。

    海玥暗暗摇头,但也没有多言,只是奇道:“周老告诉我这些,可是出现了什么变数?”

    “不错!”

    周宣声音嘶哑,却字字如铁:“暗卫取自黎渊社,废除了三垣堂和二十八宿,期间颇多艰辛,尤其是太微垣与天市垣,若非提前抽调了部分锦衣卫精锐,恐怕还要被这群贼子反扑!”

    这与孙维贤之前的禀告对应。

    海玥继续听着。

    而接下来,重头戏来了:“可据老夫的观察,如今的暗卫,大有蹊跷!”

    “黎渊社没有清除干净,还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海玥眼睛微微一眯:“暗卫的成员,有人倒戈?”

    “少数几人倒戈,并不是大事,世间岂有铁板一块的势力?”

    周宣猛地倾身,枯瘦的手指攥紧被褥,青筋暴起:“老夫所虑,根本不是朝廷收编了黎渊社,将之改造为暗卫,而是被太微垣与天市垣背叛的紫微垣,早早布置下了这个局,以暗卫为躯壳,令黎渊借体重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