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五章 完美应对(1 / 3)  大明神探1546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文华殿外。

    黄锦静立。

    圆嘟嘟的脸上没有笑容。

    眉宇间偶尔闪过几分担忧。

    陆炳赴河套前夕,与黄锦相见,念叨过一件事。

    他平生朋友无数,多少人赶着结交,但自觉最是不求回报,反倒对之有大恩之人,便是海玥。

    远行之际,最放不下的便是这位至交好友。

    所以如果宫中有什么凶险,针对海玥,陆炳还望黄锦能尽自己所能照拂一二。

    当时黄锦就有些莫名。

    总觉得陆炳话里有话。

    远走河套,也非纯粹为了军事功绩,是另有缘由。

    但这件事,他记下了。

    而就在刚刚,他意识到事情不妙。

    黄锦看不透朝政,不明白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但熟悉嘉靖。

    毕竟是从小服侍到大的主子,哪怕面无表情,是喜是怒,是怨是恨,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今日主子就很焦躁愤怒。

    尤其是入文华殿前,冷冷地瞥视了一眼海翰林。

    是冲着对方去的。

    想到陆炳的关照,黄锦原本有意提醒一下,偏偏找不到机会。

    故而此时在外焦躁不安,担心辜负了好友的嘱托。

    可也只能耐心等待。

    盼着等到今日的讲经结束后,能通过察言观色,弄清楚天子为何会突然恼怒,再告知海玥,让他起到补救之法。

    不知是否心理作用。

    此番讲经的时间,格外的长。

    就在黄锦都忍不住探头朝里面望时,终于结束了。

    “明威不愧为朕之股肱,所言皆是以国朝为重!”

    朱厚熜踏着余音而出,带着笑意:“来日将中诚带入宫,他的皇祖母挂念着呢!”

    海玥紧随其后,低语应承着什么。

    黄锦眨了眨眼睛,快步迎上。

    瞥见朱厚熜眉宇间罕见的舒展,心下暗诧——

    主子的心情……

    似乎突然变得很不错?

    黄锦不通四书五经,不知道殿内到底说了什么,却也如释重负。

    海翰林是好人,能通过讲经消解误会,那是再好不过了。

    不敢自作聪明地询问,黄锦默默跟随,一如寻常。

    待得摆驾回了乾清宫,却再度愕然地发现,主子没有回到殿内,而是来到乾清门内东侧,目光巡视着周遭的殿宇,露出思索之色。

    直到这时,黄锦才轻声道:“陛下?”

    朱厚熜道:“海卿给朕出了个主意,在这里设上书房,统一教导皇子,你觉得如何?”

    黄锦赶忙缩了缩头:“这是大事情,奴婢可不敢言语……”

    朱厚熜失笑:“不就是一个学堂么?瞧你怕的,胆子太小了,忘了昔日在王府里面,咱们也是去学堂读书的!”

    确实只是一个学堂,但意义又有不同。

    历朝历代对于皇子的教育皆有侧重,而明朝皇子的学习,一般分散于大本堂与文华殿之中,缺乏统一管理。

    当然之前也用不到。

    好几位皇帝膝下要么是独苗,要么干脆没有子嗣。

    人丁如此稀少,哪里还要专门为皇子开设一个书房?

    恰恰是如今的天子,才需要这番考虑。

    这话说得朱厚熜就爱听了。

    正德朝有这烦恼么?

    没有!

    也就是他多子多福,为老朱家的主脉开枝散叶!

    当然皇子学堂的设立也有讲究。

    海玥以《春秋》为切入点,看似讲的是君臣,其实从三传的引申谈及亲亲之道。

    一番老生常谈的兄友弟恭后,提出解决之法。

    “乾清宫旁设立上书房。”

    “择醇儒日授经史。”

    “近在御前,以便稽察。”

    朱厚熜起初觉得新奇。

    越想越是赞许。

    事实上,海玥就是将清朝培养皇子的办法改良后搬过来。

    不得不承认,清朝对于继承人的要求,远比其他朝代规范。

    毕竟清朝是以少数满族统治大量汉族,他们希望通过提高皇位继承人的文化素养,来削弱汉族士大夫的文化优越感,加强统治基础。

    同时又通过严格教育,来保持满洲的传统特性,防止过度汉化,其中骑射的加入,也使得清朝皇子多文武双全,确实有不少才干之辈。

    反观朱元璋自蒙元手中光复华夏,江山鼎革,自无须忧心正统之争。

    但由此大明天子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放到历朝历代,都是属于很拉胯的。

    即便如此,朱厚熜所虑的,也不是皇子的课业优劣。

    而是“早立储贰”与“礼法祖制”之间,那道难以弥合的裂痕。

    立储思想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礼法祖制,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