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 触目惊心的霍党名单(2 / 3)  大明神探1546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绾怔住。

    他是张璁的同乡故友,此前张璁乞骸骨,离开京师之际,黄绾自然也去送别。

    而严嵩是特意选在城外十多里的长亭处,独自与张璁告别,并没有惊动其他人。

    不过黄绾只听了几句,就知道严嵩必然是与张璁见过面的,倒是渐渐放松下来。

    待得听完两人的告别,思及严嵩继任首辅后,对于大礼议集团的官员好生安置,并未有丝毫区别对待,黄绾也叹了口气:“严阁老雅量,下官感佩于心,新政在阁老主持下,本已渐入佳境,今日这般冲突,想必非阁老所愿……”

    “确非老夫所愿,然不得不为之!”

    严嵩声音陡然凌厉起来:“霍兀崖所作所为,有违人臣本份,自恃大礼议之功,屡犯禁中,妄议首辅更迭,成何体统!”

    黄绾面色沉凝,袖中手指微颤:“霍阁老总领议礼诸臣,严阁老欲效汉武诛少卿旧事,对我等赶尽杀绝?”

    “陛下仁心,老夫岂会绝议礼诸君子仕途?”

    嘉靖与仁心两个字半点不挨着,但确实念及大礼议集团的昔日功劳,所以严嵩明确表态,却又肃然道:“然霍韬心量褊隘,刚愎自用,偏执少容,此番大罪,亦不可轻饶!”

    霍韬屡次挑衅朝纲,更对首辅之位虎视眈眈,此等野心勃勃之辈,断不能放过。

    这正是严嵩经历了一年首辅后,总结出来的为相之道——

    御前示弱,朝堂立威!

    示弱于君前,确实是固宠要诀,然这分寸拿捏,恰如刀锋起舞,稍逊则威仪尽失,过犹不及。

    若一味示弱,失了平衡,非但政敌必群起攻之,便是那些依附于严党的门生故旧,亦将如惊弓之鸟,顷刻间树倒猢狲散。

    所以趁此机会,该好好杀一批了。

    黄绾闻言,指尖蓦地掐进掌心。

    他听懂了严嵩话中杀机,脊背顿时沁出一层冷汗。

    可胸腔里却有什么在隐隐发烫。

    毕竟对方请自己来,却要杀一位阁老。

    言下之意是……

    “严阁老意欲何为?”

    他喉结滚动,终于问出。

    严嵩拂袖斟茶,青瓷相击的脆响中,八个字掷地有声:“霍韬去位,当由君继!”

    猜测成真。

    黄绾只觉耳畔嗡鸣——

    六部堂官与阁臣虽只一阶之差,却是多少重臣终其一生都迈不过的天堑。

    他与严嵩同岁,如何不能进步进步?

    茶烟袅袅间,黄绾仿佛看见自己绯袍玉带的倒影,在釉色中扭曲变幻,已披上了阁老的麒麟朝服。

    将对方的神色尽收眼底,严嵩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知道成了。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万年不变的流程。

    但细节满满。

    比如锦衣卫的环境压制。

    比如早在国子监祭酒时期,严嵩就对大礼议集团的高层性情,有过详细的调查与分析。

    他让严世蕃给桂萼的儿子当跟班,不是乱选的,恰恰是因为桂萼是其中性情最为耿直,权势欲望又相对较低的一位。

    可惜大礼议集团过于排外,终究不肯接纳。

    如今看来,倒是因祸得福。

    当年的努力,更是有了回报。

    黄绾以为继张璁、桂萼、方献夫或病逝或告老后,他是顺位成为了第二号人物,实际上早就有了安排与助力。

    事实证明,严嵩看人很准。

    黄绾于历史上的评价,除了学问的出众外,在人品上多有诟病,不少人认为他“倾狡善变,不专一节”,因为早在大礼议事件中,他就没有张璁桂萼等人坚定不移,颇有些首鼠两端,后来张璁地位动摇,夏言有宠,他又转而依附夏言,“迹其终始,真倾危之士哉”。

    连张璁都能背叛,背弃霍韬,更是毫无心理负担。

    彻底确定了黄绾的立场,严嵩这才取出一份卷宗,递了过去。

    黄绾犹自沉浸在即将入阁的兴奋中,可翻开卷宗,只看了片刻,就面色剧变:“这么多人?都与此案有关?”

    为了争夺首辅之位,利用会试舞弊,污蔑首辅之子杀人。

    此等案情性质极其恶劣。

    可这名单的人员,是不是太丰富了?

    有资格对首辅之位产生威胁的,拿下,以绝后患!

    包藏祸心,推波助澜的,拿下,杀鸡儆猴!

    明确反对新政执行的,不用说,更要拿下!

    黄绾颤抖的手指抚过名单上那些熟悉的名字。

    墨迹早已干涸,却透着血腥气。

    这是要再兴大狱啊?

    严嵩指尖点在那份名单上:“若无宗贤兄暗中相助举报,岂能将这些‘霍党’尽数罗致?触目惊心啊!”

    “啊……霍党?我举报的?!”

    黄绾浑身一震,蓦地抬头,正对上严嵩似笑非笑的眼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