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大婚(2 / 3)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真的。

    几女聚在一处,满脸无奈。

    张纯苦笑:“原以为凭咱们的见识,拿下赵俣轻松加愉快,没想到这些土著一个个这么能卷!”

    叶诗韵也跟着叹气:“是啊,本想着能靠新奇玩意儿出出风头,现在倒好,全被学了去不说,她们还给升级了。”

    就连李琳都说:“你们发现没有,她们特别会利用各自手上的权力,就比如那两个帮赵俣换衣服的女官,就在帮赵俣换裤子时,从问赵俣喜欢放左边还是放右边入手,一唱一和,就把赵俣的火给撩拨起来了,进而成功获得帮赵俣灭火的机会。”

    说到这里,李琳苦笑:“我原以为,咱们只要放开了,她们肯定斗不过咱们,不想,是我太小觑这些土著了。”

    “你最近的消息灵通了许多,连那两个女官的事都打听出来了。”张纯说。

    李琳没有隐瞒:“我那个侍女,就是叫“崔念月”的那个,里里外外都很行不说,而且跳舞、诗词、琴棋书画等方面都很擅长,之前我没留意家里的人和事,把她当成普通侍女用了,经过上次她为我做旗袍的事,我才发现了这个人才。”

    张纯心想,‘崔念月?该不会是政和年间,名著一时、一度与李师师齐名的崔念月吧?’

    上次,因为赵佶逛青楼一事,赵煦不是把樊楼给查封了吗?

    这事其实还有后续。

    当时,朝廷借着天子一怒,就搞了一波严打,将各大青楼全都收拾了一遍,大量的小姐被弄进了教坊司。

    后来,赵煦死了,赵俣登基,等那阵风过去,各个青楼又花了不少钱将各家的小姐给赎回去了。

    实际上,就是朝廷没钱了,借着赵煦发火的名义,搞了一波钱。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还没被梳拢的清倌人,就被想要讨好新君赵俣的礼部官员给送进宫了。

    李师师、赵元奴都是这么进的宫。

    ‘崔念月应该也是这么进的宫,只是她是什么时候被李琳挑去的,我怎么没注意到?嗯……多半是我当时光顾着跟叶诗韵抢李师师了。’

    ‘对了,还有个王仲端,也能跟李师师和赵元奴齐名,回头我让李师师好好打听一下,要是真能找到,让我集齐这四大名妓,看赵俣怎么逃出我的手心。’

    这时,就听叶诗韵说:“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赵俣身上,要是他不这么花心,这些女人再怎么卷都没用,那咱们也就不用跟着卷了。”

    李琳说句公道话:“站在赵俣的角度来看,他要的是自己逍遥快活,要的是自己子孙昌盛,他又不是孙悟空,把七仙女定住了,只偷桃吃,说老实话,我要是他,也肯定四处撒种子,再说,事实不也证明了,赵俣的策略是对的,这才多久,就有五个女人怀上了他的龙种,他应该不会重蹈赵煦的覆辙了。”

    最近又有一个宫女怀孕了,就是截胡张纯侍寝机会的那两个宫女之一。

    李琳在心中补充了一句:“如果加上我,就有六个了。”

    李琳有一个直觉,她多半能中。

    李琳这么一说,众女全都沉默了。

    从利己主义来看,赵俣这么做,确实无可厚非。

    ……

    事情的发展,果然跟张纯预料的差不多。

    最终,向太后亲自发话,赵俣才决定,为了国家、为了臣民、为了孝道,同意举行大婚,但宋哲宗刚驾崩、国库也空虚,一定要一切从简。

    这个时期的皇帝大婚,也要遵循传统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奉迎。

    在赵煦驾崩之前,前四步其实就已经走完了。

    如今只剩告期和奉迎。

    告期就是赵俣通过钦天监等机构选定大婚的良辰吉日,然后派遣使者前往女方家告知婚期。使者会带着诏书等文件,向女方家说明大婚的具体日期,女方家需接受并表示同意。

    郑显肃和王懿肃全都是开封府人,她们的娘家就在汴梁城中。

    郭成也已经来到朝廷述职了,他一家也跟他一块搬到了汴梁城。

    所以,这一步,根本不用浪费时间,只要按照既定的礼仪走完,就没问题了。

    很快,赵俣的大婚便迎来了最为关键的奉迎环节。

    大婚当日,天色微亮,整个汴梁城便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赵俣并未亲自前往迎亲,而是由礼部精心挑选了几位儿女双全、在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作为迎亲使。

    这些迎亲使身着喜服,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仪仗队、鼓乐队,分别朝着郑家、王家、郭家的方向进发,前去迎接皇后以及两位皇妃。

    迎亲队伍的规模极为庞大,宫廷乐队卖力地吹打,所到之处,场面壮观非凡。

    街道两旁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随风摇曳。

    一路上,百姓们纷纷驻足围观,诉说着郑家、王家、郭家走了狗屎运。

    辰时,迎亲队伍分别抵达郑家、王家、郭家。

    各位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