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诚而言,意义有多重大,不言而喻。
那是他白手起家、一手打造的旗舰和象征,承载着他所有的声誉和根基。
和记黄埔虽好,终究是后来并购的“金蛋”,而长江实业才是下金蛋的“母鸡”,更是他的命脉所在。
林浩然这一手,等于是直接告诉李加诚:我不光要抢你的金蛋,连你的母鸡我都摸上门了!
你守不守?
你怎么守?
你还有多少资金和精力来守?
这种心理上的威慑和现实上的资金压力,双管齐下,足以击垮任何残存的侥幸心理。
“嗯,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坐钓鱼台,公告按时发出,把压力给足,然后,等他来找我们。”林浩然对马世民的判断表示认可,语气依旧从容。
他几乎可以预见,那份措辞精准、暗藏机锋的公告一经发出,会在香江商界和金融圈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恐慌、猜测、惊叹……
各种情绪会迅速发酵,最终化作巨大的压力,精准地传递到李加诚和他的智囊团那里。
“我明白了,老板,我立刻就去办,保证让这份公告的效果达到最佳!”马世民的声音充满了干劲。
可以相信,用不了多久,又一家香江顶级洋行再度被老板拿下。
挂断电话,林浩然长舒一口气。
办公室内恢复了安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鹏城街道上的嘈杂声。
郭晓涵一直安静地坐在办公室外面,见他打完电话,才起身走过来,递上一杯温水,柔声道:“说了这么久,喝点水吧,事情都安排好了?”
“嗯,基本安排好了。”林浩然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对她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一场商业上的小博弈而已,已经占据上风了。走吧,我们先去填饱肚子,下午你可是主角。”
他的轻描淡写,成功地让郭晓涵放下了心。
她嫣然一笑,挽住他的手臂:“好。”
在鹏城,他们可以放心地走在一起,根本不怕什么狗仔队。
因为这边,根本就没有狗仔队。
可在香江那边,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街头小报的谈资。
郭晓涵虽然已经渐渐适应,但心底里,她还是更享受在鹏城这种无人打扰的轻松自在。
这里虽然不繁华,但两人走在一起,却不像在香江那般,轻易便被很多人围观。
两人带着保镖,以及林浩然慈善基金会的成员在办事处附近找了一家干净的餐馆,简单用了午餐。
期间,林浩然的思绪偶尔会飘向香江,推测着马世民那边的公告发出后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但他表面上依旧与郭晓涵谈笑风生,聊着下午的仪式和上午看到的那些学校,丝毫没有将商场的紧张情绪带给她。
午餐后,稍事休息,他们便准时出席了下午在鹏城市政府礼堂举行的捐赠仪式。
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红色的横幅,鲜艳的花束,以及各方代表期盼的目光,构成了仪式的主基调。
林浩然在台上从容不迫,他的发言既肯定了鹏城特区的发展潜力,也深刻阐述了教育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基石作用,话语真诚而富有感染力。
当那一亿港元的巨型支票模型被共同举起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闪光灯几乎将舞台淹没。
郭晓涵也完美地履行了慈善基金会董事长的职责,她举止优雅,言辞得体,尤其在提及上午考察乡村学校的见闻时,眼中流露出的真切关怀与决心,打动了许多人。
这一切,都在光明、正面、充满希望的氛围中进行着。
然而,就在这片祥和的氛围之下,一场由林浩然亲手策动的资本风暴,已经通过电波,精准地投送到了香江那座国际金融中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