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3章 和黄大跌56%,李超人的一线生机(2 / 4)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56.32%。

    一个触目惊心、近乎腰斩再腰斩的数字。

    仅仅一天。

    一天前,和记黄埔还是香江第二大上市企业。

    如今,却已经下滑到第九名,市值仅剩46.69亿港元!

    要不是最后十分钟时间成交了不少,和记黄埔的市值甚至可能跌破40亿港元。

    一个交易日,和记黄埔这家巨头,超过一半的市值化为灰烬,这是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

    大厅内并没有立刻恢复喧嚣。

    经历了最后半小时那近乎疯狂的抛售和踩踏,一种近乎虚脱的沉寂笼罩着现场。

    红马甲交易员们或瘫坐在椅子上,或面无表情地整理着单据,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纸张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挫败感。

    偶尔有人低声交谈,目光也不由自主地瞥向那块屏幕,随即又迅速移开,仿佛多看一眼都会灼伤眼睛。

    “疯了……全疯了……”一个中年股民喃喃自语,他手里还捏着一叠没能完全抛出的股权凭证。

    旁边一位年长些的股民摘下老花眼镜,用力揉着眉心:“明天不知道还会不会跌下去,我的股票资产都贬值一半了,和记黄埔啊,这可是蓝筹旗舰……”

    “旗舰又怎样?李超人又怎样?架不住银行有可能抽贷,架不住市场没信心啊!”旁边的年轻股民感慨地说道。

    “是啊,幸好我跑得快,在上午开盘半个小时内就抛售了,亏是亏了不少,总比血本无归强。”另一人插话,语气中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这两年,因为林浩然的原因,香江的股市与另外一个世界的香江股市确实不一样。

    虽然整体的确是上涨,是牛市。

    可时不时便会因为林浩然与某家巨头竞争,将对方的股价打到崩盘的情况。

    比如怡和洋行被林浩然打得逃离香江,损失惨重,当初持有怡和洋行股票的股民,自然损失惨重。

    再比如前段时间将汇沣银行打得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受拖累的香江巨头企业,可不少。

    当时的那些企业,哪个不跌个两三倍以上?

    所以,如今香江的股民,在这方面的免疫力倒是提高了不少。

    起码不会像以往那般,动不动就要跑到大厦楼顶去寻死寻活的。

    毕竟,许多人实际上在这两三年牛市中,或多或少都赚了不少。

    如今亏了,不过是还回去一部分罢了。

    另一边,康乐大厦,银河证券公司办公室。

    此刻,林浩然坐在戴石的办公室,看着手中的资料,却是愈发地满意。

    今天上午在家中看完寰宇调研公司的发布会后,他并没有离开家中,而是直到下午才过来康乐大厦这边。

    此刻,他手中的这份资料显示,银河证券公司已经持有和记黄埔24.62%的股份了!

    另外,长江实业集团那边,也同样持有21.23%。

    今天最后十分钟和记黄埔成交量大量增长,让它的股票止跌,实际上便是银河证券公司操盘的。

    最终,银河证券公司在集团足足吸纳了2.12%左右的和记黄埔股份,花了不足一亿港元。

    之所以为何如此大胆突然在十分钟内吸纳这么多,原因很简单。

    跌到了这一步,在大家的心里,绝对会有些胆大的庄家或者投资者抄底。

    这些抄底,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所以根本不可能会引起和记黄埔那边的注意。

    和记黄埔高层甚至还有可能内心对这些抄底的“投资者”报以感激之情。

    毕竟,如果没有最后十分钟的大量买盘支撑,跌幅很可能超过60%,甚至引发更恐怖的连锁崩盘。

    只要不是天天都如此大量吸纳,即便是李加诚手中掌握着一只实力很强的操盘团队,也很难发现有人在觊觎和记黄埔。

    “老板您放心,我们入行多年,最明白同行的心理,我们这一次的吸纳,绝对不会引起李加诚先生注意的。”戴石解释道。

    “他们或许还在庆幸,终于有‘不识时务’的莽夫或者‘眼光独到’的长期投资者进来托底了,可他们绝不会想到,这些‘救市’的资金,来自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人。”林浩然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戴石补充道:“而且我们吸纳的成本极低,就算明天股价继续下探,我们的浮亏也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且危险的位置。”

    的确很微妙。

    长江实业持有40%的和记黄埔股份,这些是香江商界里皆知的。

    毕竟,作为控股人,长江实业是要公开自己的真实持股情况。

    李加诚也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对众多记者们表示,持股达到40%之后,他不会再增加任何的股份。

    毕竟,正常来讲,确实持股高达40%以后,控股权基本上没有被夺取的机会了。

    而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