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0章 渣打银行上门道歉,林浩然再次前往内地!(2 / 4)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笔贷款,涉及的资金可是高达数十亿港元。

    佳宁集团现在都还能挺得住,这笔资金绝对是功不可没。

    一旦佳宁集团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那隐藏在汇沣银行的这颗“定时炸弹”可就要引爆了。

    几十亿港元的债务,即将变成一笔坏账,而汇沣银行作为渣打银行的子公司,对于如今的渣打银行而言,绝对是难以承受。

    林浩然在这里面,完全可以当一名隐形的“点火人”。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事,暂时不着急。

    反正目前林浩然与渣打银行之间,就暂时维持表面的友好,就足够了。

    接下来就静待时机,让渣打银行好好享受一番,再次陷入资金危机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妙”滋味。

    除了渣打银行“换帅”一事外,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的价格战依然在延续着。

    即便如今和记黄埔的处境不算很好,可怎么说也是香江巨头企业,不至于几天时间就顶不住了。

    至于惠康超市,就更没有任何问题了。

    对置地集团而言,别说是打一个月价格战了,即便是一年价格战,也伤不了置地集团的根骨,只是说有没有必要而已。

    所以,这三天里,香江的大街小巷依旧弥漫着价格战带来的火热气息。

    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的促销海报随处可见,仿佛是这场商业战争的无声战旗。

    市民们也乐此不疲地穿梭于两家超市之间,享受着这场购物盛宴,两家超级市场巨头的价格战,仿佛都拉低了香江的高消费。

    然而,在这场巨头之间激烈无比的角逐背后,香江的其他超市却宛如置身于暴风雨中的小船,摇摇欲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香江虽以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规模最为庞大,但作为一座人口多达五百万的城市,市场显然仍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因此,除了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之外,大大小小的超市分布在香江各地。

    平时,他们在夹缝中生存,倒是过得挺滋润。

    可如今这场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价格战,却如同一场猛烈的飓风,瞬间打破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将他们卷入了巨大的漩涡之中。

    就拿位于深水埗的利民超市来说,平日里,这里客流量稳定,周边居民日常的柴米油盐、生活用品大多都在这儿采购。

    超市老板陈叔为人和善,对待员工如同家人一般,超市里的氛围十分融洽。

    但自从惠康和百佳的价格战打响,利民超市的生意便一落千丈。

    陈叔看着货架上堆积如山的商品,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原本热闹的收银台前,如今冷冷清清,只有零星几个顾客。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价格战再这么打下去,我这小超市可真的撑不了多久了。”

    两巨头打架,首先遭殃的就是像利民超市这样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超市。

    而那些规模大,但没有如和记黄埔、置地集团这种大靠山的超市,此刻同样陷入了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

    他们虽然与惠康超市、百佳超市等同样品种齐全,可他们却没有打价格战的能力。

    在面对足足一个月时间的价格战,他们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就只有摆烂了。

    跟着打价格战?

    这根本就是一条绝路。

    惠康和百佳背靠巨头,资金雄厚,可以承受以成本价甚至略微亏本的价格销售,旨在拖垮对手,抢占市场份额。

    它们卖得便宜,吸引人潮,靠的是巨大的销量来维持现金流,并且它们采购量巨大,能从供应商那里拿到远低于市场行情的进货价。

    其它超市,虽然有一定的规模,却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撑,一旦跟上,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杀式的跟进行为可能比不跟进死得更快。

    一时之间,香江超市行业的老板们愁云惨淡,哀鸿遍野。

    不过,惠康与百佳可不管这些小企业的死活。

    特别是百佳超市,如今都自身难保,为了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消耗战中坚持下去,已经开始动用非常手段。

    价格战,特别是这种巨头之间的烧钱价格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见效果的。

    唯有到某一家熬不下去了,自己停止价格战,又或者是双方握手言和,这才有可能让这场价格战偃旗息鼓。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惠康超市背后的置地集团,还是百佳超市所属的和记黄埔,都丝毫没有要停手的迹象,反而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越陷越深。

    百佳超市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在供应商身上动起了脑筋。

    他们派出了精明的采购团队,四处寻找新的供应商,试图以更低的价格拿到商品。

    同时,对现有的供应商施压,要求他们降低价格,否则就减少订单量甚至终止合作。

    这一举措让许多供应商苦不堪言。

    一场价格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