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4章 摩托罗拉合伙人(2 / 4)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当初为何林浩然到访后,他们经过内部开会,最终如此轻易答应林浩然的原因。

    摩托罗拉公司自然也不是蠢货,他们的一切战略举措,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决策。

    林浩然提出的合作方案之所以能打动摩托罗拉高层,正是因为完美契合了摩托罗拉突破亚洲市场的战略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就这么被林浩然三言两语说服了。

    “不不不,高尔文先生,市值向来反映了一家企业在大众眼中的地位,其实我一直认为,摩托罗拉公司的实力,不逊色于IBM,可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市值,却要比IBM差了足足7倍。

    这点,我认为是市场对摩托罗拉公司的严重低估,我想高尔文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吧?”林浩然同样翘着二郎腿笑道。

    罗伯特·高尔文闻言,沉默了一会。

    显然,他的内心因为林浩然的这句话有了不小的感触。

    IBM目前市值已经突破三百亿美元,达到三百三十亿美元规模,是美国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二的巨头,仅次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然而,如今的摩托罗拉公司市值,也不过是接近50亿美元的规模,甚至连50亿美元都还没有突破。

    同样都是科技行业的领先企业,市值相差如此之大,说罗伯特·高尔文内心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作为摩托罗拉的掌舵人,罗伯特·高尔文比任何人都清楚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

    他相信,如今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实力,丝毫不逊色于IBM!

    “看来,林先生对美国商业市场颇有研究啊。依林先生之见,我们摩托罗拉公司的市值,为何与IBM相差如此悬殊呢?”罗伯特·高尔文轻抿一口咖啡,姿态谦逊地开口请教。

    他倒不指望真能从林浩然这儿得到什么深刻见解,只是想瞧瞧,林浩然年纪轻轻便在商界崭露头角、取得如此成就,究竟是否真有几分真才实学。

    当然,倘若能从林浩然口中听到一些对自己有益的观点,那对他而言,自然再好不过!

    林浩然闻言,微微一笑,虽然这个问题有些突然,但是对他而言,不难回答。

    林浩然轻轻放下茶杯,目光变得深邃:“高尔文先生,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我看来,摩托罗拉与IBM的市值差距,主要源于三个关键因素。“

    “愿闻其详。“高尔文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第一,业务聚焦度。”

    林浩然竖起一根手指,说道:“IBM专注于企业级计算机市场,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而摩托罗拉的业务横跨通信、半导体、国防等多个领域,虽然技术实力雄厚,但资本市场更青睐专注的企业。“

    罗伯特·高尔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第二,现金流可见性。”

    林浩然竖起第二根手指,继续说道:“IBM的大型机业务带来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而摩托罗拉的创新业务如移动通信,虽然前景广阔,但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这让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难以准确估值。“

    “至于第三点”

    林浩然停顿了一下,见罗伯特·高尔文更加专注倾听,便笑着继续说道:“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市场叙事的力量。

    IBM讲了一个'计算机改变商业'的完美故事,而摩托罗拉还缺乏这样一个能打动资本市场的宏大叙事。“

    罗伯特·高尔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林浩然的见解如此深刻。

    从林浩然的话中,罗伯特·高尔文能够感觉得到,对方无论是对IBM,还是对摩托罗拉公司,都有非常深的研究。

    这让罗伯特·高尔文对林浩然不禁更加高看了几分。

    放下咖啡杯,他追问道:“那么林先生认为,摩托罗拉公司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林浩然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这正是香江项目的战略意义所在,我们要让香江成为移动通信革命的展示窗口,讲一个'无线连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故事。

    当华尔街看到香江的成功案例,看到了移动通信的爆发潜力,只要我们营造出一个市民疯抢移动电话的火爆场面,摩托罗拉的估值逻辑将彻底改变。“

    “但是,我听闻林先生您建议将一部移动电话的单价定在5万港元,几乎相当于1万美金的价格,甚至还额外需要开户费、月租等费用,这代表着客户的门槛被无限放大,如此一来,我们想要疯抢移动电话的火爆场面,真的能实现吗?”听完林浩然的话,罗伯特·高尔文却是皱了皱眉头。

    月初的时候,作为摩托罗拉公司总裁的罗伯特·高尔文便知道了香江电话公司那边负责人的建议,那边的建议是移动电话机一台定价五万港元,入网费一万港元,每月基本服务费500港元,每分钟通话费2港元。

    当时,罗伯特·高尔文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投入是很高,出售价格高也很正常。

    就像IBM,对外出售的大型商用计算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