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2章 近250亿港元的存款(2 / 4)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前身纽约城市银行,创立于1816年,至今已经拥有165年历史。

    而它能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显然有着众多财团的支持。

    就如现在,沃尔特·瑞斯顿作为花旗银行董事长,将林浩然这位资产雄厚的华裔富豪吸纳进来,这对花旗银行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花旗银行发展至今,像这样的战略吸纳并非首次。

    过往岁月里,它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灵活的资本运作,不断引入各路实力雄厚且背景多元的股东,以此巩固自身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地位。

    这些股东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他们带着各自独特的资源、人脉和理念汇聚到花旗银行,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也是花旗银行能够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中屹立不倒、持续壮大的关键秘诀。

    每一次股东的更迭与引入,都如同棋局中的落子,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影响着花旗银行未来的走向。

    林浩然与沃尔特·瑞斯顿聊得很愉快。

    聊到最后,林浩然便将东亚银行希望与花旗银行结盟合作的事情说了出来。

    银行与银行之间,看似是竞争对手,实际上可合作的地方一点都不少,比如联合投资、跨行转账互通、代理国际业务、同业资金拆借信用卡联名合作等等。

    实际上,可以合作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当然了,作为一家区域性的银行,东亚银行与花旗银行结盟合作,显然是有些高攀的味道。

    然而,沃尔特·瑞斯顿却明确表示,会全力推动此项合作,不过此事还需经过高层会议表决。

    有沃尔特·瑞斯顿这句话,东亚银行与花旗银行之间的合作,自然不会有什么阻碍!

    毕竟,在花旗银行,沃尔特·瑞斯顿的地位举足轻重,几乎是说一不二,就如同沈弼在汇沣银行那般,很多重大决策他自己就能拍板定夺,所谓的高层会议表决,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双方在会客室中足足聊了三个小时,最终双方达成了不少共识与合作意向。

    吃完午饭后,两人休息了一下,在一帮记者的见证下,林浩然与沃尔特·瑞斯顿更是签署了入股花旗银行的相关协议。

    镁光灯闪烁不停,记录下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

    花旗银行那边希望此事公诸于世,以彰显其吸纳优质股东、拓展合作版图的决心与实力;

    林浩然同样希望此事公开,一来能提升自己在全球金融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二来也能为后续与花旗银行的深度合作以及东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铺路。

    汇沣银行,沈弼的办公室里。

    此刻,沈弼收到消息,得知东亚银行与花旗银行进行结盟,顿时心情又差了许多。

    他作为汇沣银行大班,以前不是没有想过和花旗银行合作。

    毕竟,作为香江的金融霸主,汇沣银行虽然实力雄厚,但在全球金融行业中,与花旗银行这样的巨无霸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沈弼曾多次尝试与花旗银行建立联系,探讨合作的可能性,但每次都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如今,看到东亚银行这个曾经被他视为“小角色”的对手,竟然与花旗银行达成了结盟合作,心中的滋味自然复杂难言。

    “东亚银行,林浩然……”沈弼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他们都小看林浩然了。

    怡和洋行小看林浩然,结果在香江多年积累的基业毁于一旦。

    如今,他们汇沣银行小看林浩然,市场份额不断被东亚银行吞噬。

    “大班先生,何善恒先生离职这事儿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今天恒声银行那边取现的客户比昨天又多了不少。

    现在市面上到处都在传,说没了何善恒先生,恒声银行就像没了主心骨,没了灵魂,以后恒声银行肯定会越来越差,大不如前,把钱存在恒声银行有风险。

    客户们心里不踏实,都担心自己的钱不安全,一个劲儿地要取钱,更糟糕的是,有好几家恒声银行的分行,因为取现的人太多,服务速度根本跟不上,不断有客户在闹事了,浦伟士先生那边也没想出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一名手下向沈弼汇报道。

    听到手下的汇报,沈弼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眉头紧紧皱起,烦躁的情绪如潮水般在心底翻涌。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过去了四天,来到了7月14号晚上。

    今天截止,东亚银行与道亨银行便要被迫结束高利息吸纳存款资金的活动。

    虽然有些无奈,但也只能接受现实。

    此刻,林浩然坐在大山的办公室里,等待着数据统计的结果。

    这剩下的四天时间里,前三天都非常不错,每天都吸纳超过三十亿港元的存款,其中最高的一天,更是达到了恐怖的38.72亿港元。

    如今,只要将今天的数据统计出来,那么便可以计算出这9天时间里,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